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市場記:早餐攤

常去買的市場早餐攤子歇業3個禮拜,總算恢復營業。十分開心。

早上經過去買早餐,聊了一下。
這是一對年約70的夫婦,老闆娘負責做早餐,老闆管飲料和做助手。
老闆說,老闆娘在鬼門關走一遭。原來老闆娘Covid重症住院,在負壓隔離病房兩個禮拜。她說在裡面就是努力呼吸。氧氣機滴水讓她不舒服,她想拿掉氧氣,結果護士說拿掉就得插管,她一直說:「我可以呼吸,不要插管」,可是護士找來醫生,說家屬都簽同意書了,必要時一定得插管。她努力深呼吸三小時,讓血氧上升到95,呼吸得肋旁很痛,總算不必插管。
在病房外的家人緊張痛苦,簽了各種同意書。醫師告知存活率不高。
她是咳嗽一個禮拜,沒有發燒,去診所醫師問一問、檢查喉嚨,就說不是流感,但也沒有往Covid想,沒有做篩檢。第二次去診所才做篩檢,確定是Covid,趕緊送大醫院急診,一做X光,肺部都變白了。
能夠康復回來,實在是奇蹟啊!
看她臉色紅潤,仍然勇健,真是太好了。
喜歡這個攤子。勤奮的老闆娘,除了做早餐,也收件替人修改衣服。擺著魚缸,養山上溪流裡撈來的小魚和蝌蚪等等。夏天會插蝴蝶薑,冬天會插山上的櫻花。門外還有個小花園,好幾種開花植物:玫瑰、大岩桐、布袋蓮......,甚至還種了一棵盛開時很美麗的櫻花。
市場裡的攤主大部分都上了年紀。兩、三年前很喜歡一攤早晨可以吃清粥小菜,菜賣得便宜,充分利用材料,例如常有炒白蘿蔔皮,很好吃。老闆娘愛聊天,講個不停。可惜後來突然停止營業。打聽了一下原來老闆娘的丈夫生病臥床,她必須在家照顧。
更早之前還有一攤早餐店,老闆娘年紀大,有點瘸,還是天天煮豆漿、做早餐。她的蛋餅又厚又大,飯糰也非常大,通常吃不完,要她飯少一點,她很難做到。後來還是退休了。
這些勤奮的老人家,很可敬。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中島美雪重口味

 再度參加宋瑞文主辦的中島美雪介紹分享會,果然又是有強大法會效果的精彩分享。

這次先從別人演唱美雪作品開始,夜會的部份集中介紹「提問的她」,而幾度重複出現的歌是「惡女」。
從自我貶抑的傷情歌曲,到深刻批判、反省、諷刺社會現象之詩與故事。
最愛的「二隻舟」,在「提問的她」當中提綱挈領,出現很短但聽得很滿足。
豐富的內容,觸及議題很多,處處發人深省。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發願:原住民運動參與者的口述歷史

臉書回顧看到歐蜜偉浪去年此時正在競選桃園市議員,有人為他作了一首歌。歐蜜後來並未當選,回到PCT總會繼續擔任原宣教社幹事,繼續以台灣國家及原住民族社會的公義、安全與進步為己任,日日奔忙。他的書《編織家園》,還可以買得到,推薦給所有朋友。

昨天意外遇到黃國超和歐蜜偉浪,短暫見面,沒時間胡說八道,迅速進行有意義的談話,以及拍照,簡直像國事訪問。
總之,歐蜜提到明年PCT原宣70周年,會辦六場論壇,好好檢討當前原宣的路徑、目標,擘畫願景。
國超則一直叨念著要為1980年代原住民運動者做口述歷史,因為這些人們凋零中。
我希望可以用PCT歷史委員會推動口述歷史的工作,當然包括那些PCT出身投入原住民運動的人們。
國超說,像阿棟等人的經歷,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非常重要且感人的故事,一定要留下來。這些早期的原住民運動者,論述和自我標榜的能力遠不及現在的年輕人,但是熱情又有行動力,那些事蹟希望有更多人知道。
口述歷史其實是非常耗費時間、精神及資源的工作。需要願意投入的人,也需要足夠資源,還有良好的規劃,才能確保成果能好好收藏、並有被利用再生產的機會。
昨天也接到王增勇老師的邀請,希望一起去關心獨台會案的林銀福、安正光。他說在促轉會解散後,關懷政治受難者的工作轉移到衛福部,他仍在參與。政府方面可能可以恢復名譽、給予一定補償,至於他們感受到因為此案而在教會界受到冷遇之事,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成為教會內轉型正義工作的一個議題,又可以怎樣出力?但知道他們因為促轉會的工作而被注意並關心,是挺好的事情。
個人力量微小,期待有更多關心的朋友一起來,為這些投入原住民運動及台灣建國的原住民朋友,留下充分的史料,寫下他們的故事。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回顧婚姻平權之路

 2018年公投前夕,我在臉書的貼文:

這幾天,很多朋友都關心著、擔心著。
拜託!同志朋友們,不管公投結果如何,請好好活下去。
人權議題不該公投決定。民進黨政府在這一點上徹底失職了。
為什麼我會如此關心這議題,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我不願看到有人只因為被「大眾」視為異類,就被歧視、被霸凌、被侮辱、被傷害,剝奪基本權益。
那麼多人努力許久,終於讓台灣社會走向自由、開放,我們相信民主會深化,人權會進步。民粹逆流我不怕,掌起舵兒往前划。不管結果如何,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要放棄,也不要夢想畢其功於一役。

讀了陳昭如的《亞洲第一:尤美女和臺灣同婚法案的故事》(春山),書很好看。雖然讀的時候再次看到反同團體惡毒謊言,難免痛苦。但這過程中那堅持人權與正義的努力,美極了。11月22日特地去左轉有書參加新書座談,十分精彩。回顧婚姻平權法案通過的驚濤駭浪,尤美女委員理性平和務實的作風,令人佩服感動。她說法案能過是所有壘上都有人,時機正好,有且每個人都盡力了,才能完成。有夠不居功。可是大家都知道若沒有她在立法院的堅持,不可能這麼快完成此項亞洲第一。長期背負內外夾攻,從不喊苦,對不同意見者充分同理,認真說服。感謝有她。

應該要來整理2011年開始對同志平權運動的關心與介入。 或許該從2010年開始,那年南神的學生也是我的好友李弦,在神學院主辦了「為芭比祈禱」的電影放映及映後座談,那是南神第一次如此公開討論同志議題吧?去看的學生不多,有些人感到困惑、驚嚇。我和貞文努力跟大家說明聖經的讀法應該與時俱進,以為很容易說服大家,到很後來才知道多麼困難。2012左右,我在南神的台灣教會史課程,以及到彰基的信徒神學班,都做了表態,認為基督教會不該把同性戀者當成撒旦同路人,我說所有的人都是罪人,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罪行懺悔,為何可以指責特定人群?也針對聖經中的爭議經文做了一些討論,從當時的文化社會背景來說明。因為身為老師,大部分人不敢當場反駁,但可以感受到大部分人不接受。

2011開始,同光教會幾位搬到台南的會友發起聚會,找到友善牧者開放教會作為聚會地點,我和貞文參加了聚會後得到接納,成為這個團體的一分子。這是非常令人珍惜的經驗。

2011開始有性平教育教材爭議,基督教團體化身家長團體,去課綱公聽會大鬧。戰爭開始。在網路上認識喬瑟芬,她有一枝健筆和耐煩且細緻的論述能力。我介紹她到PCT總會的研發中心,參與同志關顧小組。後來她決定搬到台南生活,於是建立更密切的朋友關係。

2012開始伴侶盟提出多元成家法案,並未成功在立法院提案,卻引起反同團體瘋狂的對抗。大約在此時,開始知道尤美女立委這號人物。在網路上,看著一波又一波的爭戰。反同團體用謊言加強一般人的厭惡感和恐懼,我們這些站出來挺同的基督徒,被孤立甚至打擊。

貞文那時的態度是,默默關懷同志基督徒,不公開發言。但她寫了一些文字還是很有影響力。她有一篇簡單整理基督教界反同理由和挺同的理由,很有參考價值。我幾乎沒有寫過相關的東西,只是天天追著消息,看著運動進展。

貞文去世前一年,有參加台南的彩虹遊行並發言,可能因此而有更多同志認識她。在南神舉辦的告別式,她關心過的同志朋友組了詩班來獻詩,大部分人都泣不成聲。非常感動這些時刻。

2018令人痛苦的公投,貞文已經不在。我想她若在,大概會和尤美女立委的態度一樣,在大家失望至極時,鼓勵大家不要失望,因為憲法已經保障婚姻平權。

反同方認為同志非弱勢。但是在基督教界,同志絕對是弱勢。所以我覺得同光教會及我們所參與的小帳棚,很有初代教會的特色。一直想要好好研究並書寫這個體會。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霧後面是?

2024總統大選 藍白到底合不合、怎麼合,吵了好幾個月。柯文哲吵著要柯侯配(由他當總統候選人),每天的演出都似乎將合作的可能推向更遠。聽有老經驗的政治評論者說,合與不合就只在柯一念之間,而即使爭取到的是副總統,藍白聯合執政也是從所未有的大收穫。果然,昨天由馬英九出面見證的會面,出現戲劇性轉折,柯明顯放棄原本的高姿態,答應了對他可能不利的所謂全民調決定。但整個水落石出要到11.18,而且是在馬英九基金會宣布。

前面那段吵嚷不定很熱鬧。柯文哲挾著高人氣要脅國民黨,侯友宜始終不讓,令人以為到最後一定是各走各的路,這樣也比較符合正常的政黨競爭。但是要促藍白合的力量也不小,是所謂要下架民進黨的民意。簡單的邏輯,合則贏,分則無法贏。

我想民進黨應該早就做了一對一對決的準備,雖然也曾寄望三人或四人競選的局面。

藍白合是意料中事,放出那麼多煙幕彈,都是柯在漫天喊價,想趁亂多拿一些,但最後還是屈服於實力的現實?還是霧後面有他拒絕不得的力量?

理所當然的推測,紅色那邊出手了。習近平操縱著馬英九,逼柯文哲就範。朱立倫、侯友宜、柯文哲和馬英九,關起門來談了兩小時,不知道談些什麼。總之,暫時的結局就是宣布藍白合了,誰正誰副看民調。

侯和柯的支持者都各自忿忿不平,但在巨大的現實下,終究必須結成怨偶,繼續走下去。

這齣戲讓人覺得噁心,而且恐懼。

原本對這次的選舉漫不經心,沒有熱情。原本就是被中國的威嚇逼著非挺綠不可。這下子更是如此。

看到不管哪一方的動員就是仇恨和恐懼,覺得好悲哀。

藍白合的理由是,如果綠贏了,中國會打臺灣,會死人,而且綠貪腐很可惡。

綠動員的理由是,護國保台只能依靠民進黨,藍白等於紅。

這些年累積的進步成果,誰來守護?

覺得沮喪,心情惡劣。

一個滿嘴謊言、朝三暮四、言行無狀的人,竟然被年輕人當成救世主。而他剛踏入政治圈之際,我也曾被蠱惑。這樣的人物似乎很有趣,但當他踐踏所有我們珍視的價值、威脅國家安全之時,就有趣不起來了。

這種時候,只能禱告再禱告,希望臺灣不會被併吞,希望當選者有責任感和能力處理國政。

11.17

雖然還不知道最後結果,但仍然越想越氣憤。

統派士氣大振。綠營吹哨子壯膽,期待蕭美琴加入競選團隊後會有提升支持度的作用。

然後柯文哲還在騙,還在演。把自己包裝成忍辱負重、為了兩岸和平而犧牲的人。另一方面又繼續操弄粉絲的感情,說他民調高,只要大家繼續相挺,有可能他還是為贏。

11.22

上禮拜五(18日)藍白雙方檢視民調後無法達成共識,柯陣營19日照原計畫舉辦群眾大會,宣布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奮戰到底。但藍營仍繼續喊話,21日侯要求柯回到談判桌,重新檢視民調。

歹戲拖棚到這種地步,反反覆覆的柯,為何還有人如此信他?已成邪教教主。

賴蕭配已正式宣布並完成參選登記。

藍白雙方的談判過程讓人看到各種嚴重缺陷:無決斷力、言而無信、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沒有共同願景。即使最後合了,這樣的人怎麼治國?

整個社會對綠色執政頗多怨言,希望換人做看看確實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但是目前想與綠競爭的幾組人也都太不堪了吧?稍有常識者,能接受這樣無能、貪婪、自私的候選人嗎?

 11.26

藍白合在最後確定破局。

11月23日一整天,雙方不斷放話說要談,最後侯帶著朱和馬(或朱和馬押著朱),去郭董租下的君悅某個會議空間談判。現場擠了很多媒體,公開直播,郭董一直說只能三位總統候選人談,他已經開好房間,要三人談,請朱和馬不要介入,但侯朱馬不為所動。沒有任何設計的議程,在直播中上演了低水準鬧劇,郭董先尿遁,留下來的雙方各自指責對方之後,不歡而散。大家稱之為:五漢廢鹽。全國看得笑呵呵。同志朋友貼文說:兩個都只想當一,為何要約砲?留言有人說,還都硬不起來。

11月24日,侯友宜和趙少康、柯文哲和新光公主吳欣盈,兩對前去登記。然後,果凍宣布棄選。一齣爛戲總算落幕。

真的是太妙了!如此荒謬的場景。一方面覺得好笑得不得了,一方面覺得非常悲哀。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台灣文學金典獎」頒獎典禮參加記

好友王昭華得到台灣文學獎金典獎,趁她領獎日朋友們相聚,並恭逢其盛參加了頒獎典禮。

由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的台灣文學獎,今年年度大獎由陳列的《殘骸書》獲得,這是他在國立人權博物館駐館期間寫作的成果,得大獎顯示白色恐怖記憶和轉型正義受到文化界重視。
金典獎複選有30個作品入圍,決選選出8位得獎人,而給第一次出版書籍的新作家的蓓蕾獎,3人都同時得了金典獎,很特別的紀錄。
今年還有一項特別的,就是有兩本大量使用台語的作品得了金典獎,其中之一是王昭華書寫淡水的全台語散文集《我隨意,你盡量》,另一本是張嘉祥以民雄為場景的小說《夜官出巡》,對話大量運用台語。兩人也同時具備創作歌手的身份。
散場後我們到華山文創園區附近的天和鮮物吃飯,王昭華和張嘉祥後來也來,就請他們展示一下所得的沉重獎座。
這次的入圍作品和得獎作品,有好幾本我已購入閱讀。今年透過台灣文學獎呈現的文學風景,是令人喜悅的發展:紮根土地、直面生活、看見傷痕、重視人權。新作家獲得很大鼓勵。
王昭華已經寫了30年的台文,才獲得出版的機會。她對得獎一事頗平靜。不管得獎與否,不管是否有出版機會,她會繼續使用台語創作,「年輕人漸漸不說台語,我希望可以為台語做急救,透過台語的土壤把我們文化的根咬住固牢。」完全沒準備得獎感言的昭華立刻說出心裡最深處的感受。

【聽歌】王昭華:歌之行腳花

 11月10日,王昭華在華山的朗讀節聲音劇場,唱了淡水和高雄的歌,最後有安可曲,然後又接受點歌。

最新的填詞作品:南方航路,描寫太平洋戰爭遠赴南洋的軍人心情。這是她為一齣電影而作。
點歌時有人點了寂寞之島,最後結束在有無。她創作的電影插曲似乎齊了?
一個人邊彈鋼琴邊唱,還製作精彩的投影片,真是強大。
還沒開始就先彈起琴來熱場,很舒服的琴聲。隨著琴聲歌聲遊淡水、遊高雄,很享受。
「暗光鳥,呼呼,呼呼。」淡水河沈睡了。

以上是在回家的捷運上發的文。
當天晚上聽歌聽得很舒服,大享受,很過癮。 阿華用心準備,雖然也有點緊張,但基本上唱得自在快樂。 電鋼琴和音響的品質很好,她彈得很舒服。
這幾年她在住家附近的音樂教室天天練琴,鋼琴彈得好極了,即興的彈奏好到不行,都想建議她乾脆辦個鋼琴演奏會。
結束後昭華的老朋友和粉絲紛紛和她擁抱、合照、要簽名。

實在很為她高興!

動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