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姚人多〈張錫銘到底是什麼〉
每隔一段時間,警察就會像是音樂排行榜一樣在犯人中間挑選幾個來當首要目標。這些槍擊要犯的公布除了提醒大家注意身邊的一切可疑人物之外,他們存在的最大功用就是要說服人民相信台灣的警察「還」是正義的。換句話說,這些槍擊要犯是被精心挑選出來「再現」我們的治安現況的符號,這個符號大大地縮減了治安的範圍。警察要做的事便是盡一切可能把這些符號摧毀,一旦這些符號被成功去除,人民對警方的信心便會提升,然後,警方要做的事便是更動一下槍擊要犯排行榜的名次,更動一下社會公敵的目標,好等待另一次成功的出擊。
這就是過去這幾十年來警方抓小偷的戲碼:槍擊要犯等於治安狀況。可是對絕大部分的台灣人民來說,他們並不生活在張錫銘的恐懼之中,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們的威脅並不是來自於槍擊要犯這種「高位階」的黑道人物,而是來自於一種不起眼但隨時都會發生的暴力威脅。比如說,開車在路上對「錯」的人按喇叭會遭來一陣毒打。這些不起眼的暴力不會列入警方公布的排行榜,不過,卻是令人民生活在恐懼之中的最大因素。很少人會因為怕碰到張錫銘而晚上不敢出門,不過卻有許多人怕碰到飆車族亂砍而待在家裡。從這個角度來看,張錫銘非但不是判斷台灣治安好壞的標準,他還是一個錯覺與假象,不管他是否被警方逮捕,他始終都讓一些更真實與具體的東西隱而不見。
摘錄:王文誠〈張錫銘與無米樂〉
七月十三日上午九時許張錫銘在沙鹿中槍被逮,消息傳回東山鄉,鄉民「扼腕」於這位「現代廖添丁」的落網。另外,透過鏡頭論述了後壁鄉的「無米樂」,記錄敦厚溫良的台灣農村,樂天知命。兩件事似乎不相干,卻反映了我們的「農村」,或者說是,真實的台灣「農村」。
「鄉下」,是徹底跟台灣發展斷裂的永恆邊緣,是「鄉」、是「下」、是「邊緣」、是「矮化」,是不同於台灣的「城」、台灣的「高技術」、甚至是台灣的「水果」!所以,鄉民只能在張錫銘挑戰電玩黑道及無法捍衛人民的白道之間,尋得一絲絲「英勇」的慰藉、膜拜,在一個不公不平,欠缺正義的社會底下投射「廖添丁」的形象。
農村,真的是和台灣工業化、全球化斷裂的地方,是Manuel Castells所謂全球化網絡社會被排除的第四世界。單親、酗酒、失業、輟學、支離破碎家庭、新移民女性、隔代教養、農藥、及休耕政策的導致的土地使用癩痢化(見《中國時報》休耕啟示錄專題):掩埋垃圾事業廢棄物戴奧辛、擅挖土石、民宿、土雞城風味餐、庭院深深的城市富豪別墅,這些等同我們的農村。當那個生活在貧苦的家庭,父母靠清潔零工撿拾破爛所成長的小孩,國中輟學到城裡受盡奚落,讓都市人「呷夠夠」時,無數的少年「張錫銘」正在我們的農村裡面對挑戰真實地成長!
廖添丁傳奇是社會底層民眾心態的投射。
為了製作張錫銘專題而跑到東山鄉山腳厝採訪的記者朋友說,去過那裡就會知道為什麼張錫銘會是張錫銘。這山坳中的貧窮農村無法帶給孩子任何希望,軍方龐大的軍火庫就在村子旁邊,高不可攀的圍牆內人們過著另一種生活,他們都看得到。他怎能不迷戀軍火?他生下來生活的環境就不容他黑白分明,也看不到黑白分明,只有在灰色地帶才能生存。
今天的新聞說,檢方正努力要揪出張錫銘犯案背後的藏鏡人。這位被千萬通緝的遊俠,原來不過是人家的卒子。最可憐的是那些所謂「藏匿罪犯」者,很多人是他小時候的遊伴。他們通通是隱身幕後、不必弄髒手、不會被追捕、即使真的涉案也不一定會受到制裁的某高貴人士的卒子啊!
如果不是有錢有勢者總是沒事,怎會有義賊形象出現?社會正義的需求,考驗著當權者的智慧,考驗著法律的效能和尊嚴,塑造著我們的未來。
附帶一提:
找到一個廖添丁的電腦遊戲:神影無蹤廖添丁。
我也剛剛讀過姚人多的文章,正想說要介紹給大家,想不到就在這看到了。從媒體,我們看不到想要的,只看到他們想給我們的。姚人多這篇文章中說得最好的地方是:張錫銘不一定是全民公敵,卻是政府、警察拿來證明他們存在與能力的指標,縱使人民感到痛苦與威脅不是來自這裡。我們活在一個符號導向的世界。
回覆刪除這麼說,並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警察,至少基層的警員是真正在努力的,但上層與媒體演出的訊息,卻強迫閱聽大眾得這麼去感受。大家跟著符號走,媒體日以繼夜地告訴你「恐懼在這,恐懼在那」。
美國電影工業創造了不少這種符號信息。《魔鬼大帝(ture lies)》、《火線衝突(the rules of engagement)》、《《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以及007系列
電影等。透過利用一種看似繁複慎密的分析,卻包裝了一個簡約的二分法,好方便創造一個讓閱聽者馬上能懂得「符號」,讓閱聽大眾容易吞下消化。因為一個越簡單的符號,越能夠產生力量,不論是正面、負面,或是被刻意引導的。
美國國內以「製造」恐懼,來強化與合理化自己對付所謂「恐怖主義」的種種行為,灌輸你「這個,就是造成你生命財產的真正威脅」,而另一個目的,卻是要你去忽略了「那個製造不安的真正源頭」。
所以,姚人多的提醒是對的:張錫銘之後,下一個是誰?
張錫銘與廖添丁,很有趣。
回覆刪除我想起我們賴和專輯中的那首歌:
「流氓之歌--浪漫外紀」
尤其姚人多提起的廖添丁敍事傳統,那台灣人的"映望"(ng3-bang7),
不同時代,這樣的敍事傳統也被媒體塗成異色、"變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