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8日 星期五

這是有歷史的

如果你以為這是在日本,那就錯了!

這是嘉義市史蹟館,以前的神社附屬建築。檜木建築,素雅美麗。我所拍攝的這個角落,保存得不錯,還是原來的材料。另外一棟修復得比較厲害,用了很多新料。

嘉義這個城市,日本時代因為開發阿里山森林而興盛,因此日本居民不少。嘉義神社創設於1915年,屬於「縣社」級。戰後改為忠烈祠,原本黑瓦素色的神社,被漆成大紅,但仍保持神社原貌。

大約1990年代初,民進黨人士主張應該另立忠烈祠,還原神社原貌,作為歷史紀念館。這個主張在市議會提出後,隔天清晨神社就被人放火燒掉了。但是神社附屬建築:社務所、齋館、器物所、淨手池、參拜道路、燈籠、石獅(石犬),都還保留著。幾年前,社務所和齋館在整修之後,變成嘉義市史蹟館。神社原址,則蓋了「射日塔」,成為嘉義的新地標。

參道上的燈籠,曾經被惡意破壞。上面的字刻得好深好深,好像打算保存千年。但是在戰後的仇日風氣中,這些字都被水泥糊上。

聽說還有一對高大的銅馬。聽母親說,可能是戰爭中拿去做子彈了,戰後不復見。

小時候常去神社玩。那裡很幽靜,很陰涼。有時候一大早有人在那裡鍛鍊劍道。

現在,這裡總是很熱鬧。嘉義公園、植物園、孔廟和神社,已經連成一片,是嘉義市民最喜歡的晨運地點。台灣人的晨間運動,就是把音樂放很大聲來做體操、跳舞,運動完了,再大聲唱卡拉OK。

不過,走過這一帶,還是浮起許許多多的歷史感慨。

這裡找到兩張神社在日本時代的照片。出自創意力出版的《台灣懷舊》,是日本時代的明信片。

7 則留言:

  1. 哈哈,我一看就知道囉!
    每次回嘉義會輪流去幾個地方...緬懷...,嘉義公園是其中一個定點(小時候有一張照片是和門口那個銅像合照:寫著中山公園)。記得五專畢業那天,我們幾個朋友還特地在一些值得紀念的地方拍照,例如蘭潭、仁義潭、嘉義公園,當然還有我們常去的香格里拉KTV:)

    覺得公園隔壁的嘉義農業試驗所也很不錯,以前念農專時,專三暑假必須實習,班上很多人選擇嘉義農試所。(也許是因為要暑修的關係比較方便啦)而我填了鳳山園藝試驗所。以致於也沒機會進嘉義農試所,現在想起來有點遺憾。

    看到倒數第二張的黑白明信片,讓我想起我也收集一張嘉義火車站的。看到這些老照片有戀愛的感覺。(怪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呵呵)

    回覆刪除
  2. Bichhin提到的幾個地方(ktv除外),都是我很喜歡的地方。

    農試所,平時很難進去。每年好像金絲風鈴木開花的時候,會開放幾天讓人參觀。小時候在爸爸運用特殊關係下,去過幾次,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有機會再來談談農試所。

    回覆刪除

  3. 舊日神社建築,除了讓我緬懷當年的優美之外,還有這庭園的碎石子路,碎石子路不但有助於散熱,而且與周遭的景觀相當協調,又不會破壞水土。反觀台灣後來所闢的公園,多的是水泥、柏油的道路,實在很煞風景。幾乎光復之後新建、改建的公園,都死板而乏味,大概只有「羅東運動公園」是其中的翹楚,不知嘉義這邊的情況如何?

    看了以上的照片,不禁興起了想去嘉義一遊的念頭。

    回覆刪除
  4. 嘉義公園是日本時代建的,綠樹很多,水泥地面和建築不多。
    神社附近,雖然沒有碎石子路,但也還好,不算太惡質。

    水泥公園,嘉義也有代表作,就是中正公園。那裡本來是日本時代的公會堂,戰後被三民主義青年團接收,後來就變成救國團辦公室。改建公園後,很少去那裡。如果全國醜陋公園選舉,可能可以排在前面吧。

    暑假中打算慢慢來介紹嘉義的美景和人文歷史。雖然我知道的也不多。

    歡迎各位朋友來嘉義走走。

    回覆刪除

  5. Judie35:這個介紹嘉義美景和歷史的想法,很值得期待,也許還能當作外地人按圖索驥的參考。我這北部人對嘉義可說幾近陌生,一輩子專程或路過嘉義的紀錄屈指可數,不過來自嘉義的朋友倒是認識不少。

    講到醜陋的公園,我只能歷數台北周邊的公園,基隆也包括在內。與嘉義中正公園同名的基隆中正公園也是慘不忍睹。大概全台灣只要冠上「中正」兩字的公園,不論是改建或新建,下場都不會太好。基隆原來有個「旭丘公園」(也有神社)在日治時代被奉為台灣八景之一,光復後不久便完了,如今已不見蹤影,只剩半山腰上的軍營、軍醫院和凌亂的住宅區。台北的舊公園包括新公園(如今的二二八)、陽明山上的前山公園、新北投公園,現在還依稀可見當年的韻味,其他新建的公園如青年公園、大安森林公園,可說都乏善可陳,平板而無趣。公園代表了一國的精神價值與文明程度,從戒嚴時期所建的公園也可以看到主政者的粗糙品味。民進黨上台之後整建公園的作法,大致上較無包袱,也較有新意,但缺點是急躁,因而所得的結果也打了折扣。看看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老公園和老建築,可以看到他們精雕細琢的用心,這似乎是後來者至今仍無法趕上的。

    古中國其實有很好的造園傳統,看看以前那些古書上談的造園觀(如園治)和造園的品味(如李漁、張岱...),都是歲月錘鍊出來的結晶,只是這些智慧都已經被它的後代糟蹋光了。今天無論在中國大陸或台灣,均已不見這樣的傳統,而新的建築雖然師法西方,模擬現代,也無西方那種內外合一的精神,講的都是皮毛而已。日本的庭園是另一種趣味,我在東京的新宿御苑和明治神宮內見到的是千年不墜的細緻和風雅,和中國的霸悍、台灣的粗俚可說相去不可以道里計。台灣實在應該好好加油的。



    回覆刪除
  6. 第一次很認真地去看嘉義神社,是大表姊來訪時.她那時大概是大學生,剛去了一趟日本訪問她的外公外婆回來. 藉著她的眼光, 才發現這個地方是那麼有日本味. 印象最深的是有竹筒子汲水的洗手池.
    被燒掉的神社,在記憶中是用粗大的檜木蓋的,頗有氣勢,氣味也很好.
    在我畫畫的日子裡,只顧畫公園裡的樹,沒有想過要去畫旁邊的神社.那時那邊總是有點太過幽靜,草發得很長,有草莽英雄或地方小癟三出沒的樣子.
    真的沒有想過神社會消失,也沒想過嘉義許多熟悉的街道風景會消失.

    回覆刪除
  7. 台灣不是沒有歷史、只是台灣的歷史 在國民匪黨的殖民下給消滅殆盡了、希望這些台灣的歷史建物能在有心人的奔走下 能得到妥善的保存~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