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起源與求診情況
十幾年前開始有經痛的問題,大家都說該找中醫調理,先後看過一些中醫,給的方子都不同,都號稱有奇效,認真吃過幾回後,短期會有一點改善,但不久後就又開始疼痛。7、8年前回到嘉義,到一位基督徒中醫師的診所去看,他開了兩次藥、做過一次針灸治療後,見改善有限,就勸我還是到比較有規模的西醫院檢查看看(之前也看過幾個婦產科,都只是開開止痛藥)。
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檢查後,醫生說是子宮肌腺症,俗稱腺瘤,只有開刀切除子宮治療一途。我聽了之後嚇壞了,十分害怕。自己找了一些資料來看,又跑到更大的醫院去求診。這次醫生比較仔細解說這種疾病,說這不會致命,也不容易轉成癌症,有些人即使有腺瘤也不會感到疼痛,只是可能比較困難懷孕,有些人會感到疼痛、月經量多到如血崩,這時才需要處理。他開出的治療方式,是服用黃體素和止痛藥。這種治療的效果其實還不錯,月經量減少、經期變得很不固定,但疼痛還是在,我變得很依賴止痛藥。不過,長期服藥讓我很不耐煩,常忘記吃藥,一年半之後也忙得不再去回診。
看了西醫之後,不再吃中藥。不想依賴止痛藥,學了很多止痛方法,如熱敷、運動等,但效果很有限。發現只要生活作息正常,就比較不疼痛,但只要熬夜、心情緊張、有壓力,就很容易在經期痛得死去活來。不過,要過早睡早起、清淡飲食的「健康生活」,實在是很困難啊!
我一向對自己的身體並不是很關心,總覺得狀況不錯。不煙不酒(好啦!有時會小酌),不喝咖啡,有點貪吃,不愛運動,但常出去散步。不覺得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問題,也很懶得去改變生活習慣,有一點看不起「健康主義者」,覺得斤斤計較營養、運動的人,貪生怕死把自己弄得很緊張,不值得。
經痛問題,知道應該要調養身心,早睡早起,不吃油膩,避免壓力,就可以改善,但都很難做到。痛的時候會下決心改變生活習慣,但一不痛就容易忘記。
近一年來,經期疼痛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而經血的量也多到嚇人。開始覺得必須更認真面對這個問題。近幾個月,每個月的疼痛已經長達十多天,月經來的兩三天根本不敢出門,不知何時月經會像瀑布般湧出,而疼痛更是痛到忍不住哀嚎大叫。想一想,未來若是有固定工作,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看來,仍是動手術切除子宮,才是最徹底的解決方式。
決定動手術
我詢問一位前幾年同樣因為腺瘤而切除子宮的朋友,請教手術的種種情況,以及手術後對她身體和生活的影響,她很誠懇地分享經驗,讓我減輕很多對手術的恐懼。我並不怕失去子宮,但很怕手術後身體是否會變得衰弱,還有聽說有恐怖的腸沾黏現象。她說自己手術後反而更加強壯,也沒有腸沾黏,手術後休息兩個禮拜,就完全恢復正常生活,現在覺得非常輕鬆快樂。聽了之後比較放心,又找了一些資料來看,大部分醫生認為這是很單純的手術,後遺症甚少,所以我就下決心要動手術。
我對醫院的印象一直都很壞,避之唯恐不及,特別是大醫院,簡直像個菜市場或屠宰場,進去一聞到那種氣味,就會頭暈想吐。想到必須住院,就怕得不得了。猶疑了很久,決定選台南新樓醫院,因為這個醫院規模不大,婦產科吳東璧醫師在子宮腫瘤方面很在行。新樓醫院緊鄰台南神學院,離妹妹的宿舍非常近,她可以就近照顧。附近的生活圈是我熟悉的,手術後的安養方便些。
十一月中去新樓門診,吳東璧醫師並不特別主張動手術,因為我未婚、未曾生產。他還是提出荷爾蒙治療,並告訴我,若是動手術的話有三種方式可選擇:去除腺瘤、子宮半切除(留下子宮頸)及全切除。我想都要動刀了,當然一次解決最乾脆,就說當然要全切。但是醫生似乎並不鼓勵,要我認真考慮清楚。儘管已經決心要動手術,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感到不安恐懼,怕資訊仍然不足,決定再試試吃藥的方式。
但是不久後的月經來潮,卻痛苦得超乎往常,止痛藥也不見效。在朋友建議下,在台北找了一位很有名的婦產科女醫師諮詢,她看了超音波掃描之後,二話不說,建議我儘快動手術,因為腺瘤很大,可以想見每個月一定非常痛苦,血量很多,長久下來,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都會受影響,應該徹底解決比較好。她也說,子宮切除不會妨礙內分泌,也不會妨礙性生活,除非堅持要生孩子,不然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
於是,我趕快再去新樓就診,和吳醫師敲定了手術的日期。
有關子宮的對話
決定動手術前後,徵詢不少意見。和一位很要好的朋友L談起自己身體的情況以及動手術的決定時,她很不贊成。她認為應該藉著調理的方式,慢慢改善。還特別介紹我看一本韓國的女醫師李柳明浩寫的《讓女人更幸福的第六臟器─子宮》,強調要以愛撫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身體,不該想要以暴易暴來割除子宮。我們花了幾天透過mail對話,她一直為子宮求情,但我仍感受不到為了留下子宮而再忍受十多年的痛苦有何意義。我看了李柳明浩醫師的書,是很贊同該用各種養生、運動、讚美的方式去寶愛自己的身體,但仍無法了解為何割除子宮是重大錯誤。
這是一位多年深交好友,我知道她非常關心我,為了體會我所受之苦,她也感受到了痛。她的提醒,讓我陷入極端焦慮,很怕做出錯誤決定。在這焦慮當中,小腹的疼痛更加劇烈,明明早過了痛痛日,卻痛得像要抽筋,讓我整夜睡不好,嚴重失眠。
我再次徵詢家人及朋友的意見,並分析自己的恐懼緊張之源。發現自己對失去子宮一事,真的沒有太多的感覺,害怕的是手術的疼痛,以及怕手術後身體變得衰弱。因此,在確定手術後只要調養得宜、不會有後遺症後,還是鼓起勇氣來接受手術。
把有關子宮的一些討論收錄在此:
L:
如果你不將子宮割除
繼續做條理
應該子宮也會好起來吧
還是請三思
雖然你可能和我一樣不想有小孩
但割除子宮的後遺症
醫生應該也給你說了吧
即使切除子宮
沒有子宮之後的身體其他症狀
會因為你所施加的身心壓力
也可能繼續出現
人生還有春天
你還可能有愛人
有性愛關係
留住子宮
將會有不同的你和身體的內在對話方式
我知道你已經受苦很久了
但是
一勞永逸的想法恕我直言
對自己的身體太殘忍還帶有偷懶、報復的心態
不像一位熱愛生命者的選擇
你的子宮需要你
你也需要他
J(我):
因為看了妳的信,也讀了妳推薦的書,昨晚感到十分焦慮,睡得很不好,加上小腹仍然疼痛,真是可怕。
我的確擔心有手術後遺症,怕腸沾黏而必須再開刀,以及身體因此而衰弱,站不久坐不久。
至於心理上的問題,我也考慮過。目前並沒有失去子宮就很空虛的感覺。我想我不大會因此而後悔。畢竟也過了適合生育的年齡。
請教過已摘除子宮的朋友,她們倒是都沒有什麼後遺症,生活正常而輕鬆。
我目前仍傾向要做子宮切除,除非出現可以免除疼痛問題的其他方式。
或許需要更深的禱告。我希望能靜心。
目前我的怕,是怕手術本身比怕失去子宮多。
當然,現在又加上怕這是個錯誤的決定。
我和疼痛相處很久了,覺得這種痛是沒有意義的。
若可以住在修道院中,或許我可以天天默觀自己的痛,從中找到意義。
但是我現在必須為前途而掙扎,必須要有足夠的精神和力量去打拼。
(後來L表示尊重我的決定,並持續關心我的情況)
K(妹):
我為妳禱告。
我認為還是整個拿掉的好。如果是我,也會這樣決定的。
用子宮來定義女性,本來就不是一種有意義的做法。失去子宮的心理狀態,我還是無法真的去想像,但我只能說,這不是妳的本質當中決定性的因素。
女性主義曾高舉了女性身體裡面有生產力的器官,子宮,陰道,這都是很有力量的東西,但是,這些畢竟都不是本質。
性也不是只有身體的感覺。
肌瘤和腺瘤並不相同。我想還是整個拿掉的好。
手術前後
開刀住院的經驗,已經寫在〈開刀記〉中。補充一些和疾病相關的細節。
辦理住院時,遇到另一位隔天要動手術的太太,她的情況和我類似,不過因為生過孩子,可以用最簡單的腹腔鏡手術來處理。她比我緊張,先生雖然陪著辦手續,卻必須回家去照顧孩子,因此晚上睡覺前就跑去跟她打打氣。我們也彼此肯定做這樣的決定,因為實在痛苦太久了。
手術前嚴禁喝水,但是半夜迷迷糊糊起來上了廁所,口乾得不得了,很自然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才想起不能喝。結果原本第二天早上的手術,就被延到了下午。進手術房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喝了那口水,才必須等待這麼久,醫生還說護士可能因此被責備。其實是我自己迷糊啊。
開刀後才知道,除了腺瘤,還有子宮內膜異位,腺瘤還沾黏到直腸,開了一半妹妹被叫進去決定是否要找直腸外科的醫生來動刀,妹妹決定先不要。這件事讓她感到有很大的壓力。我們實在都對疾病、開刀這類事情非常陌生啊。
開刀後醫生第一次巡房,對自己的手術感到滿意,並說看起來的確需要這樣處理(切除子宮)。
或許是月經痛訓練的吧,手術後並不感到傷口特別疼痛,頂多是像月經來時的痛。整個過程出乎意外的舒服,還真有點像度假。
唯一不滿的是,禁食近四天,又割掉一個器官,量體重卻只少了3公斤,嘖!
給姊妹們的勸告──及時注意子宮的健康
L介紹我看的《讓女人更幸福的第六臟器─子宮》,的確是很不錯的保健書籍,只是得知太晚,沒有力量去用調養的方式來處理。對一般略有小毛病,如月經疼痛、低血壓等問題的女性朋友,應該是很好的參考書。可是,我不怎麼喜歡她那麼強調子宮的重要性,好像女性的特質全靠子宮。對於眾多因疾病而失去子宮的女性,這種觀念恐怕會帶來心理壓力。
子宮的確是寶貴的器官,不該惡待它。在手術之前,我也安撫它、請求它的諒解。我當然不會認為所有身體的問題隨著這次手術就都解決,這真的是沒有辦法的選擇啊。在理性的思考下,我選擇切除子宮的手術,手術前後心情平靜愉快,連護理人員都感到訝異,說真是勇敢。其實,不過是想清楚了,做了決定,就不再讓自己沉浸於無謂的苦惱。
還是想以過來人身份勸勸女性朋友們,對自己的子宮要多加關心照顧,有不舒服時,一定要求診,並多方尋求相關知識。不要輕易放棄子宮,但是若是不得不接受類似手術時,也不必有太多遺憾。人生的面相很多,女人的價值應該不只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