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17線彎進四股社區,迎面看見一棟建築物上有十字架,原來是真耶穌教會。沒想到在這裡有這麼大間的教會。
當天並沒有停下來探訪這個聚落,回來後查資料才知道四股社區有相當活絡的社區營造工作在進行。四股社區散步似乎應該列為下次遊鰲鼓時的重點之一。
循著指標來到台糖鰲鼓農場的入口,接著發現置身於一條美麗的白千層並木道。
白千層道旁邊是一堀一堀的池塘,池畔池中長著蘆葦。我們的車聲驚起了幾隻水鴨,真是抱歉!
池塘對面的景色挺美的,高大的木麻黃下面有深綠色的柱形,彷彿歐洲的絲杉。其實是卦在樹上密集生長的牽牛花藤蔓。樹下那排屋舍是用來養豬的。
從嘉義出發時,天空飄著小雨。沒想到往海邊前進的時候,天漸漸開朗起來,最後雲散見藍天,出現好久不見的大日頭。
繼續循著指標前進,前往觀海樓。沿途都是造林地和草地,沒有被樹林遮住視線的地方,視野遼闊得不像在台灣。
沿路看到幾隻紅隼、伯勞在打獵,看來這裡的昆蟲和小動物一定很豐富。
觀海樓看起來新新的,旁邊的「生態廁所」尚未開放。看來遊客只能用更加「生態」的方式解決內急。
觀海樓離海還有一大段距離,能夠看到的海只有天際一線。不過附近的溼地有相當多鷸鴴科的鳥類在活動。我們拿出望遠鏡,快樂地欣賞這些可愛的冬季訪客。
離開觀海樓後,又探索了一條小徑。路盡頭的荒地上一片紅豔,原來是冬季變了顏色的鹽定(裸花鹻蓬),從橘紅到紫紅,色彩十分豐富。看來這片荒地上的海水剛退不久,地上很多螺殼,海茄苳和鹽地鼠尾草都枯了,栽植不久的木麻黃也奄奄一息。
延著堤防慢慢走,愈加發現這片濕地的美麗與豐富。堤岸旁的水道、沼澤,聚集很多鳥類,有小鷿鷉、白冠水雞(白面仔)、琵嘴鴨及其他多種水鴨、蒼鷺、大白鷺、小白鷺等等,最難得的是看到鸕鶿。
這片有著紅樹林島的水域,簡直就像動物園的水鳥區。前方是一堆東方環頸鴴在覓食,幾隻小水鴨也跟人家湊熱鬧。躲在紅樹林島後方的,是一大群鷸鳥(看不清種類)。遠方的沙洲上,鸕鶿似乎準備要歇息了,越來越多隻飛過來聚集,到我們離開時,大概有二十多隻。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鸕鶿,在望遠鏡中看來很像水墨畫。鸕鶿後方的沙地上是一大群大白鷺,沙地旁的池沼裡擠滿了雁鴨。再回來看近景,紅樹林島上棲息了許多鷺科的鳥類,紅眼睛的夜鷺正準備出外覓食。
日頭已西斜,留戀著此地的美景,風卻越來越冷,逼我們趕緊踏上歸途。
更多的鰲鼓照片
【延伸閱讀】
公視「我們的島」:濕地新生
鰲鼓村簡介
森林中的濱海聚落-鰲鼓.四股
四股社區鰲鼓夢
【賞圖】
陳志良攝影作品─鰲鼓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