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台灣史的研究來說,本書是珍貴的史料,讓我們得以認識日治時期泰雅族社會樣貌,也看到日本政府的政策如何支配、管理、改變了原住民社會,以及從日本人觀點看到的文化差異。身為日本人、任職於官方機構的井上伊之助,並未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對待原住民,而是努力去理解、認同。他看到近代化影響下的原住民,物質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卻因為失去原先的價值觀而走向墮落,而感到相當焦慮。他對原住民的習俗並不輕率批判,即使是被稱為最大惡習的獵首(也是他心目中最想革除的),他還能充滿理解地說:「互相殘殺是人類的共通性,獵首應該是以武力來戰勝外敵,為了種族保存的必要而採取的行動吧。」他也觀察到「獵首可說是他們的大審院,所有的事都要藉它來解決。」他寫書的動機,有一部份就是為被侮辱與誤解的原住民發聲。
就信仰的角度來看,本書是難得的靈修好書。作者在《生蕃記》的序文中說:「這是二十年來我眼淚的結晶、祈禱的香精」,流淚祈禱、保持信心,貫穿了整本書。他在台灣的歲月,幾乎沒有辦法參加基督徒的聚會,也曾出現靈性枯竭的危機。他們全家一次又一次遭受各種危難、疾病、死亡的威脅,也一次又一次顯出信德。井上伊之助的信仰導師是偉大的基督教思想家內村鑑三,屬於「無教會主義」。和一般每個禮拜上教堂行禮如儀的人略有不同,無教會主義者透過研究聖經的雜誌互相連絡、學習,在各領域努力搶救靈魂,為了跟隨耶穌願意付出代價,勇敢揹十字架。這樣的信仰精神,透過幾位內村鑑三的跟隨者,曾經深深影響台灣的基督徒。閱讀本書,多少能受此精神浸潤,體會「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以及敬虔、自苦、堅強的信仰生活,典型理想主義者的生命情調。
(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3111期,題目和內容略有修改)
【延伸閱讀】
井上伊之助(1882年-1966年),出生於日本高知縣。井上伊之助的父親於台灣日治時期初期前往臺灣花蓮從事樟腦採收,後於太魯閣事件中,與數十位政府官員一起遭台灣原住民殺害。為此,井上伊之助於神學院畢業後,以「教化」及服務的理念,前往臺灣的原住民部落進行傳教及醫療工作。後因一生對臺灣原住民的醫療工作貢獻良多;因此在臺灣,被稱為「原住民醫療服務之父」。
著作:
《生蕃記》(1921)
《番社之曙》(1951)
《台灣山地醫療傳道記》(前二書合併增訂,1961)
中譯本:石井玲子譯,《上帝在編織》(1997)。
相關文章:
譚昌國:「日本殖民主義與宣教——簡介井上伊之助」
鄧相揚:以愛報仇——井上伊之助
盧俊義:台灣原住民醫療之父 井上伊之助的故事
文字摘錄:
井上伊之助對台灣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