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在義光教會司琴

 





上個月在義光教會司琴,還算順利,雖然仍是小錯不斷,但沒出大錯,感覺會眾有從聖詩得到共鳴和收穫。禮拜結束的後奏,我彈了「親愛主,牽我手」,田媽媽很感動,禮拜後叫我過去,說這首她聽了眼淚都流下來了,給了我一包義美的狀元酥。田媽媽說這是阿姑(康先生的母親,全教會都叫她阿姑)生前最喜歡的詩歌,她們會一起唱。

大安小組獻詩,我選了聖詩605,潘霍華那首著名的詩,徐惟恩的曲,是2009年版的聖詩內很受歡迎的一首。志願加入獻詩的人大約十人,齊唱,把這首詩唱得很美,覺得感動又高興。

今天再度司琴,大安小組獻詩,選了聖詩584首,阿明老師最愛的〈至聖救主罪人朋友〉,長達六節,其中三節由王銘澤傳道、李鳳珠長老、洪增揚長老獨唱。能夠一起唱這首聖詩,告白對耶穌基督的信望愛,很美好。

王銘澤傳道即將在11月6日封牧、就任。義光教會迎來新局,期待有更多人一起來關心、支持。

義光教會的設立在台灣歷史上有重要意義。1980年2月28日因美麗島事件被拘捕的林義雄,家中的老母親和三個女兒遭到不明兇徒進屋殺害,只有大女兒奐均從重傷中倖存。1982年長老教會買下這間房子設立教會,以彰顯上帝公義之光。40年來,義光一方面是一間小型的社區教會,一方面則在社會政治關懷上特別受到矚目,許多政治受難者、民主運動前輩在此受洗。

去年開始在義光教會司琴,原因是看到朱約信長老有天在臉書上喊說沒有司琴,可能要清唱,或用伴唱帶。覺得不可思議,義光這麼有名的教會,人才濟濟,竟然連司琴都湊不齊?我不是義光的會友,幾年前因某些緣故而陪伴義光的會友、有時參加小組聚會,一直很關心義光的情況,所以就跟約信說,如果真的需要,我可以幫忙司琴。

其實我的鋼琴程度只有到徹爾尼100練習曲,小學四年級之前練的,之後除了自己彈著玩,都沒有再進修。但是因為大學時代認識了聖詩和風琴推廣者阮昭明老師,耳濡目染,喜歡藉聖詩靈修,然後幾年陪著貞文看她在台南神學院禮拜組的工作,也稍微體會禮拜中聖詩的重要性。於是厚著臉皮爭取在禮拜中司琴的機會。

每個月一次的司琴,以為負擔不重,不過準備起來有時還是很辛苦的。借室友的電鋼琴練習,能練的時間不多,而且電鋼琴觸鍵的感覺和音量的控制,和彈真正的鋼琴還是有頗大區別。我也沒有準備琴譜聖詩,對困難度較高的聖詩,都是用偷吃步的方式,簡化和弦,彈出旋律就是了。還得應付臨時狀況,如受邀來講道者也同時受邀獻詩,就得設法伴奏。還有次搭配茱麗亞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演奏家,真是緊張,但也很享受。

有次跟陳文珊提起我在義光司琴,她就說她也要!義光教會接納了,她也開始一個月一次的司琴。文珊的鋼琴程度比我好,家裡也有電鋼琴可以練,但是她對司琴這件事感到非常緊張,結果每次司琴後都對自己不滿意,很沮喪。但她非常好強,各方詢問如何改進司琴的技巧,並徵求其他司琴者同意,讓她每場禮拜都彈一首來練習,平復緊張的心態。直到她因為生涯規劃而結束司琴工作時,已經有很大的進步。而且文珊也因為這樣參與,對教會有了更深的認同感,在八月轉籍到了義光。我想文珊和我都因為司琴的服事,在信仰生活上收穫很多。很感謝義光給我們這樣的機會。

我是覺得聖詩是禮拜很重要的一部分,認真的司琴可以帶領會友在吟唱聖詩時進入神聖氛圍、體會聖詩的信息。美好的音樂效果宏大,但即使不完美,司琴者的誠心也是可取的,是馨香的祭奉獻在主前。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仰恩的雙連教會課、小恩的畢業講道

 仰恩牧師三個禮拜前開始在雙連教會開課,主題是:我真愛講這故事。他每堂以一位聖經人物、一位現代神學家為主題,介紹他們的主要精神。上個禮拜是以斯帖和佐勒,這禮拜是耶利米和潘霍華。每個禮拜四晚上兩小時。

上個禮拜聽以斯帖和佐勒,,主題是「把握時機轉化歷史」,覺得亂亂的,聖經解釋方面、對佐勒的神學理解方面,都不是很明晰,不知道他到底要傳達什麼,特別是提到阮美姝,將之視為也是轉化歷史的女性,覺得不是很贊同。

但是今天的耶利米和潘霍華,覺得很精彩。他先介紹流淚的先知耶利米,還蒐集了夏格爾、林布蘭所畫的耶利米。談到舊約先知角色的轉變,耶利米勇於和當權唱反調、勇於警告,被當成來亂的,但在悲劇真正降臨時又努力帶給人民希望。潘霍華最認同的就是耶利米。認信教會也呈現了耶利米的先知性。可惜今天YT轉播有問題,沒有畫面只有聲音。

這些演講如果寫下來,再修飾一番,應該是很不錯的書。

昨天也在線上看了小恩的畢業講道。禮拜設計不錯,陳純媖負責音樂的部分,處理得非常好,她帶聖歌隊唱徐惟恩為貞文的詩所譜的〈晨禱〉,是我聽過演唱得最好的版本。小恩的經文是列王記上21章,拿伯的葡萄園,題目是:在上帝旨意中共好。設計了講道後的回應,與會者把寫自己名字的OK繃貼到十字架上,然後從一堆放在地上的東西拿取一樣,象徵與受傷者同在,對未知事物的開放態度(拿到的東西可能很陌生,試著去了解)。

很用心,但我仍對她的講道不滿。首先是台語發音問題,她是很努力克服台語不流利的問題,但是聖經是有白話字可以讀的,聖經人名無法正確發音,覺得不應該。

另外是她的講道內容,信息不夠明確。講到LGBTQ遭到迫害之事,含糊帶過。提到自己被神學院拒絕,還有原境,都只一句帶過,這樣不了解的人也無從了解,知道的人則會覺得不夠。總之,覺得她表現得太怯了,想講的事情太多,以至於都糊在一起。

不太敢跟她講感想。覺得我不該總是不滿、總是批判。但我也講不出好話來。又覺得還是應該要回應一下。心情很矛盾。就先記一點。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兩場線上禮拜

 今天下午在家參加了兩場線上禮拜。都是部分參加。

一是林蘭芳的告別禮拜,在新店教會。從講道的最後一段開始參加,感覺到新店教會對林蘭芳執事的關愛和不捨。她這兩年生病受苦,每天讀經靈修,留下不少容光煥發的照片。鄭麗榕在故人略歷介紹中說,蘭芳原本就是很純的人,2013年受洗後,認真求道,更加聖潔。她的兄長則提到她從小就熟悉農事,拿了博士成為教授,仍會下田工作。原來她是屏東新園人。

很高興看到她們兩人在新店教會的投入與收穫。

另外一場禮拜,是李弦成為宣教師前往日本前的差派禮拜。李弦談到自己讀了日文系後卻跑去讀神學院,但上帝又以奇妙的方式帶領她回到日文學習這條路。傳道幹事陳澤胤則提到這個方案實行過程中,不斷體會上帝美好的安排。從適當人選的出現,到安排出發,處處都有恰好的安排。例如在國門開放前順利買到機票,聽說差一天機票就賣光了。親朋好友組成龐大的聖歌隊,唱她所選的:沙頂的腳印。很美好。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俄烏戰爭:炸橋之後戰局變化

 八月烏克蘭開始反攻。俄國決定徵兵30萬,並在占領的四個省舉行併入俄國的公投。

10月8日俄國通往克里米亞的大橋(全長19公里,歐洲最長)傳出爆炸。原因尚未公布,但有觀察認為是從海面橋下放置炸彈,很可能是烏克蘭的特種部隊所為。

10月10日烏克蘭多座城市遭到飛彈攻擊。俄國宣稱發射83枚導彈,烏克蘭宣稱攔截了43個。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協助加強烏克蘭的空防能力。後來又發表言論:目前是1962年古巴危機之後最接近核戰爭的時刻。他說普丁是理性的,但入侵烏克蘭是不理性的錯誤決定。

俄國繼續用導彈襲擊烏克蘭城市。

再來是白羅斯出兵協助俄國作戰。

據說已有26萬符合兵役要求的俄國年輕人逃往國外。大部分是前往鄰國,土耳其也是熱門目的地。比較神奇的是有人跨越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


為基督受苦

 你們若因跟從基督而受凌辱,就有福了;這表示榮耀的聖靈,就是上帝的靈,在你們身上。但是,你們當中有人受苦,不可是因凶殺,作賊,犯刑案,或好管閒事而受的。(彼得前書414-15

 彼得前書第四章,一開始就談到跟隨基督的人要有受苦的覺悟。41-4談到為基督受苦,是因為基督徒不再「生活在淫亂、縱慾、酗酒、宴樂、狂飲,和可憎惡的偶像崇拜中」,因此遭到其他人的凌辱。可見痛苦一方面來自他人的排斥、攻擊、威脅,一方面來自對付自己慾望的艱難。

第四章的最後一段,作者告訴跟隨基督的弟兄們說,會遇到火一般的考驗,在天主教思高本聖經中講得更清楚的:「你們不要因為在你們中,有試探你們的烈火而驚異」。這個試煉會在基督徒的群體中發生。受苦不只是個人的經驗,也是整個社群必須面對的處境。

為基督受苦其實是有福的,我們立刻會聯想到:「為了實行上帝的旨意而受迫害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是天國的子民!」(馬太福音510)以及「為了人子的緣故,有人懷恨你們、棄絕你們、侮辱你們,把你們當作邪惡的,你們就有福了!」(路加福音622)這是福音書中很核心的信息。

作為教牧書信的彼得前書,再度提醒為基督受苦的意義,或可理解當時教會面臨迫害,因此要基督徒堅定信心,但不能不注意他的勸告是針對基督徒之間的相處,47-11講的是要弟兄彼此相愛,不要互相埋怨。很可能他是為了教會社群內的問題,畢竟人的私慾沒有那麼容易去除。所以這裡為基督受苦、分擔基督的苦難,不只是基督徒個人要努力向善、禁慾自持,還包括在群體中如何彼此以愛相待,在遭受凌辱委屈時專注於基督、靠聖靈向善。

所以我覺得第15節最有趣。這句思高本的翻譯是:「惟願你們中誰也不要因做兇手,或強盜,或壞人,或做煽亂的人而受苦。」當有人因受苦而埋怨,基督徒的群體要先辨別受苦的原因,是為了實踐信仰、節制私慾而受苦,還是因為放縱私慾、欺凌別人而遭到懲罰。

教會內免不了還是有權力鬥爭、特權橫行,令許多人受苦。捲入爭端者一定宣稱自己為義受逼迫,很少為自己在當中的所作所為懺悔求赦。這樣的試煉,初代教會至今不斷發生。或許最後審判來臨時,才能看見真相。懇求聖靈住在我們中間做工,讓自己在那時能站立得住。


台灣教會公報3685期,第11頁。「平信徒讀經筆記」專欄。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中華民國台灣到Taiwan National Day

 今年雙十節,政府的廣告英文寫出Taiwan National Day。這似乎比去年的「中華民國台灣」還要更進一步,但偷吃步的情況也更嚴重化。

但是部分獨派和統派跳起來。統派當然不能接受中華民國國慶變成台灣國慶,獨派也不接受把中華民國國慶直接變成台灣國慶。

可能已經不能用獨派、統派來分。台灣現在很少人承認自己是統派,可能要用「中華民國派」來說。但是「中華民國派」裡也有主張一國兩區、和兩國論(和中國特殊國與國關係)等,基本上對台灣未來期待的期待有所不同。獨派則大致上可分為:台灣事實已獨立、台灣仍待制憲建國,兩種主張。

所以,這套「中華民國台灣」說法,似乎真的是台灣目前最大公約數。

看到一些很愛自己國家、沒有想那麼多的朋友,搖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覺得那就是代表台灣。他們熱烈擁抱台灣認同,明確把中國政府當成敵人,支持抗中保台。但他們也習慣看中國的戲劇和綜藝,會在Line轉貼簡體字的資訊。他們不會對Taiwan National Day有甚麼異議,感動於總統府的光雕表演、國慶煙火、橘高校吹奏部的日台友好演出。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有光榮感的國家,在很多方面越來越好。能夠塑造出這樣一批樂觀的台灣國家認同者,覺得綠色執政是成功的。

從少年時代就渴望台灣獨立建國的我輩,看到被中華民國綑綁、至今無法擺脫這個國號的台灣,頗感氣悶。新憲法、新國家,遙遙無期。從大中國意識教育中掙脫,把中華民國當成必須推翻的對象,眼見民進黨已經幾次在中央執政,卻仍套著中華民國外殼,實在無法接受。直接把雙十節當成台灣國慶,太偷吃步了。我們這種想法的人,某種程度會被視為少數偏激酸民。

可以了解,尚未出現可以制憲改國號的時機。社會是分裂的,民意是分歧的,不少人日夜接受中國洗腦,認為台灣政府不該「挑釁中國」,就像被流氓侮辱的女孩不該反抗,要任人欺負才是生存之道。人們當然不希望有戰爭,但是怎樣防止走到戰爭這一步,看法也很分歧。我認為有足夠自衛能力和戰爭準備才能止戰,即使想和談,實力充足才有談判的本錢,實力落差太大沒有機會。而且決定要不要戰爭並不在台灣人民手上,而在中國政府和世界局勢。中國要解決自己國內問題,有可能找任何藉口動武。而美中競爭,台灣被推在第一線,有許多的無可奈何。

不禁悲傷想著,或許當中國武力攻擊台灣之時,才有機會真正形成新國家。

但還是希望中國不要動武。

其實最近特別感到平民百姓的無可奈何。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也想參加後盾計畫,學習自救救人,但後盾的課程額滿到明年了。

為戰爭做準備,到底該做些甚麼?覺得茫然。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自由之地 勇者之鄉

近日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先是宣布捐30億幫助建立全民國防,接著又拿出10億來協助民間團體做培訓,強化民防,其中一部分給「黑熊學院」,準備在三年內培訓三百萬積極協助區域防衛的「黑熊勇士」,與國軍聯合形成全民防衛體系。

在記者會中,曹興誠說要與勇敢的台灣人一起對抗中共侵略,讓台灣永遠是「自由之地、勇者之鄉」。這句來自美國國歌,不僅表現美國立國精神,也是現代國家的構成基礎。國家存在是為了保障人民的自由與基本人權,遇到敵人攻擊時,人民勇敢保衛自己的生活方式,才不會淪為強權之奴。

    八月中國大規模軍事演習,甚至被許多媒體說成「第四次台海危機」,國際輿論緊張萬分,台灣人卻表現得鎮定自如。面對中國恐嚇,台灣社會過於麻木也不行。有識者很早就不斷呼籲要落實全民國防。

民進黨執政後,終於在法制上實現軍隊國家化。2001年林哲夫教授在民間力推「全民國防」,主張「以非武裝防衛策略及所需組訓來增加國防的戰略縱深」,2008年蔡明憲任國防部長時也力推國防自主和全民國防,可惜任期過短,政策未能延續。但是林哲夫、蔡明憲等人仍在民間不斷呼籲政府應努力建構全民國防體系。

近年有年輕輩投入推動全民國防。吳怡農「壯闊台灣」的「後盾計畫」,已經進行多年,訓練人在災難現場或戰場上自保及救人的技巧;沈伯洋、何澄輝的「黑熊學院」也開設包括緊急救護在內的民防課程。他們努力要將充滿護國熱情的人導向學習有用知識、發揮力量。

但民防不能只靠民間的努力。民間自己訓練,變成團練鄉勇,各自為政,真的要打仗不一定動得起來,還可能淪為武斷鄉曲的社會動盪之源,就像1895年無法發揮作用的台灣民主國政府,辜負了自動站出來抵抗的各地抗日義勇軍,對一般老百姓而言,日本軍雖可怕,缺乏中央指揮的反抗軍和土匪無異,政權交替之際,人民受苦。

穩定且負責任的政府,組織健全且指揮系統清楚的民防系統,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吳怡農倡議組織國土防衛部隊,並指出這需要政府的帶領:「在最前線有陸海空軍,在國土上有國土防衛部隊,在每個社區家園有做好準備的一般民眾可以自助、互救,才能成為韌性社會。」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也強調,由下而上的作戰需要由上而下的領導行為,只有政府才有權力和資源來進行這些整合。

2022年國防部成立了全民防衛動員署,主要負責精進教召、強化後備部隊戰力,尚未看到有關組織平民加入國防的部分。

熱血沸騰的愛國者,渴望有管道參與捍衛家園的行動。期盼在民氣可用的此時,政府能以最快速度、堅定的決心,建構全民防衛體系,讓台灣真的成為「自由之地、勇者之鄉」。


(台灣教會公報窗口無遮欄,台灣教會公報3684期,第10頁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