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31日 星期二

過年遊記(四)──冬日田園

這一帶的田主要有三種顏色,一是油菜花的黃、一是廢耕田中長滿霍香薊的紫、一是馬鈴薯藤的深綠。

也有田中放滿了水,可能準備種芋頭吧,成了一面大鏡子,反映著周邊的景物。

有些田種蘿蔔,花開得很熱鬧。

長著紫花霍香薊的田,是我最喜歡的景色。

油菜花當然是冬田主角。

馬鈴薯田也開始開粉紅色的花,但是沒有機會拍到。

順便再貼幾張照片,是這次假期遊歷所喜愛的景色。

第一天黃昏散步所見枯樹。

大安溪河床的冬日景象。

鄰人收穫的蘿蔔和芋頭。

一棵大樟樹。

過年遊記(三)──高美溼地賞鳥行

把車子停在托兒所前,找到海堤,拿出望遠鏡觀看泥攤上活動的鳥類。最多的還是青足鷸和白鷺鷥。很高興看到大杓鷸,還有彩鷸。

辛勤的漁人,在過年時還是來檢查定置網。觀察到這些定置網大多設在排水溝出海處。

堤岸的另一邊,可看見收割後的田地稻桿還留在那裡,修剪過的防風林已冒出新芽。

遠處,廟宇隱藏在霧中,黃黃的油菜花為這灰色系為主的海邊景色增添活力。

我們慢慢往大甲溪河口方向走去。景色荒涼,遊人稀少。

在一處泥攤,看到許多彈塗魚,個子相當大,和在四草看到的很不一樣。另外一區則有密密麻麻的螃蟹。距離甚遠,光線又差,看不清楚是何種類。

回程走下堤岸,發現了大安水簑衣復育池,幾叢這種珍稀植物正開著紫色的花朵。

初探此地,很多情況都不大清楚。初步覺得相當喜愛這裡有防風林的田園和溼地中豐富的生命。期望這裡的自然生態能夠得到好的保護。

不過,回來後查了一下大安水簑衣的復育情形,心情不由得不沉重。看來,這種植物事實上在野地已經絕跡。生態復育池所保存的,就如同被放入博物館的物品一樣,只是一種記錄標本。或許往後大安水簑衣只能在園藝植物中找尋。

高美溼地介紹

高美溼地的美麗與哀愁

大安水簑衣野生族群滅絕

2006年1月30日 星期一

過年遊記(二)──懷舊卡通

一早入園的人真的很少,感覺頗好。一區一區看下去,一邊懷念好看的卡通。小英的故事、湯姆歷險記、龍龍與忠狗、小浣熊、紅髮安妮等,都在戶外做了故事場景的塑像,十分可愛。龍龍與忠狗這一景前面種了許多鬱金香,相當漂亮。湯姆這一區很好玩,特別是哈克的樹屋,讓人忍不住也想上去。

小英的故事是我們最喜歡的卡通之一。這個以十九世紀法國工業城為背景的少女奮鬥故事,有點像台語歌曲「孤女的願望」。小時候反覆讀這故事不知幾十次,特別喜愛她自己在狩獵小屋中生活、自製草鞋、釣魚等情節。

這本小說也很細心地描寫出工人、老闆、經理人之間的權力關係、利害衝突,以及工廠對人們日常生活品質的影響:噪音、污染、工人住得很擁擠、容易發生易外等等。主角堅強機敏又關心周圍的人,多處情節令人淚下,真是一本好書。可是一直不知道原來的作者和原書的名字。若有知道者拜託報馬一下。

西湖渡假村是賞油桐花的好地方,看到廣告油桐花就是用這個亭子做前景。

趕上了一場體操特技表演秀,由四俄羅斯的美女舞者開場,三位烏克蘭的體操特技表演者輪番上陣。雖然舞台和道具很簡陋,但表演十分精采。結束後卡通造型人物和表演者一起出現,讓大家拍照。

沒有小朋友的家庭到這種地方玩,好像怪怪的。不過我們家的人都很有童心,像小朋友一樣爭著去看卡通人物合照、看到各種周邊商品都很想要,和小朋友不同之處是比較知道賺錢不易,所以看到那些貴蔘蔘的可愛物品,並未掏出鈔票來。

最後來張漂亮的鬱金香做結。

過年遊記(一)──發現老茄苳

小妹去年到苗栗縣一個小教會當牧師,那地方相當清靜,反正她過年必須留在教會中,我們乾脆都去陪她。果然過了個能夠徹底放鬆休息、家人又能歡喜相聚的舊曆新年。

除夕前一天,就開始過節了。一早先到附近的舊山線鐵道散步,遇見一隻疲憊的鴿子,默默歇在那裡,可能是隻賽鴿。

我們往北走,去到Karla曾經工作的香山。西濱快速路的開通和一些新設施讓我們幾乎認不出這個地方,原本幽靜美麗的白色小天主教堂已改建成巨大的紅色高樓,但老聚落變化不大,沒有太多新房子。Karla見到了幾位她當年很關心的小朋友,現在都是青年了,有個女孩竟已成了四個孩子的媽媽。

以前很容易就可走到海灘上,常在海邊看和尚蟹和環頸鴴,但現在要到海邊卻要走天橋越過快速路。

天氣不好,灰濛濛一片,風很大。站在堤上看鳥,除了東方環頸鴴之外,看到最多的是身上灰撲撲長得很樸素的磯鷸。

中午我提議到後龍的外埔漁港瞧瞧。結果那裡非常非常冷清,只見灰灰的海湧著白浪,建得頗漂亮的漁人碼頭空盪盪的。除了我們家之外,只看到四個女孩在沙灘上玩耍。

回程,特意繞路走台72快速路轉台3線,由海邊玩到山邊。

台72線幾乎沒有人在走,景色十分漂亮,往山裡前進的感覺很棒。想在大湖停下來看看草莓文化館,看到人多就卻步了。

再往前走,看到美麗的湖水,原來是鯉魚潭水庫的一部分。為了想看湖景,彎進名為新開的村子。沒有找到很好的眺望點,卻在新開國小發現一棵漂亮的老茄苳。

國小位於小丘上,可惜圍牆築得很高,無法眺望湖景。但我們覺得看到這樣一棵美麗的大樹,就很值得了。

媽媽又在國小的一角發現一棵老橄欖樹(錫蘭橄欖),果子掉滿地,枝頭上也還有很多,走近時就聞到很香的橄欖味。

媽媽很喜歡這種橄欖,她撿了許多落果,帶回去用糖醃起來。我一想到就覺得牙齒酸,但是她可愛吃得很!

繼續往卓蘭的方向走,沿路都是果園。桃花、李花盛開,紅紅白白真美麗。梨樹被修得很整齊,也開始開花了。當然,最吸引我的就是黃澄澄的柑仔園。

這種桶柑真是香甜,竟然還無子!買了一箱吃,十分快樂。

2006年1月27日 星期五

拜年!附贈有趣春聯

今年我們全家提前過年,已經玩了兩天了。

昨天到後龍的外埔漁港遊玩,幾乎都沒有遊客,大風大浪的,大概也沒人出海。四處都冷冷清清,想找個餐廳吃飯都不容易。港邊有一家叫阿德的小館子還開著,我們在這裡吃到滿不錯的鮮魚料理。隔桌的人說,內行人就會來這裡吃,看來不起眼,但材料真的新鮮,料理手法也很高明,和專作觀光客生意的餐廳完全不同。吃了之後,頗同意這樣的看法。

屋內貼著很有趣的春聯。右:重情重義嗎著重粉味;左:愛鄉愛土嗎著愛查某;橫:身體顧乎勇。我們家的人說:「好有蔡啟芳的味道喔!」(在我們家這是讚詞不是貶意,老爸頗欣賞這號人物的個性)

過年放輕鬆,快快樂樂玩一玩吧!

2006年1月24日 星期二

植物園散步隨手拍(之三)

小溪,童年歡樂的泉源。奇怪的是,一天到晚在此散步的人很多,卻未見過下到溪邊玩耍的孩子。

林中有顏色美麗的落葉。

風吹過,橡膠樹的葉子紛紛飄下。

橡膠園中,人們腳步匆匆地散步強身,我卻總會被路旁的各種草葉、小花拖住腳步。

老橡膠樹上刀痕猶存,它曾供應多少樹汁來給人做實驗、製造橡膠呢?在這刀痕上,彷彿讀到台灣曾被日本當成南進基地的那段歷史,那是原產於巴西的它在此出現的原因。

和巴西橡膠同時代開始在熱帶實驗林栽種的黑板樹,可能不若橡膠年紀大,似乎很容易被颱風吹倒。這棵躺在那裡也有些時日了。

逸出庭院的黃金葛,在林中生長迅速。漂亮是漂亮,但是對林木和地被植物可能是一大威脅。

2006年1月22日 星期日

前衛特賣主打《台灣俗諺語典》

關於《台灣俗諺語典》

現旅居德國的陳主顯牧師,自1995年開始《台灣俗諺語典》的寫作計劃,精選五千多句台灣諺語,分成幾個範疇,逐卷寫去,預計要寫上十卷。

在台灣,大概很少有出版社和作者是這樣合作的,前衛大膽信任,陳主顯牧師也用心寫。這套書的出版實在是台灣文化界的重要大事。

這套語典除了可以用來查詢各種情境的諺語、了解台語用法之外,更寶貴之處是在陳牧師的精心多層「釋義」。第一層:解開諺語表層結構,作一解述句(以一句話或類似語來解釋)。第二層:解釋諺語內層結構,著重意義的通透和現代了解,包含典故出處和現代情境下的理解。第三層:做為「讀者回應」的釋義,是再進一步以台灣社會、現代世界的實況和前景為焦點,來反映該句諺語的意義。這樣的寫法,使每一則諺語的解釋成了一篇小散文,因此這部語典不只是參考書,也是很好的文學作品,平常有事沒事讀上幾則,收穫良多。

更多的介紹,請上前衛出版社網站查詢。

台灣俗諺語典

不要讓好書沉寂。關心台灣文化、樂意學習台文之美的朋友,這套書不會令你失望的。

祈求金榜題名

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來拜拜,祈求升學順利。

城隍廟的學政司和考功司也很忙碌。

每張紙片代表一個祈求,也代表廟方多了一份收入。

武廟那邊特別寫著:別把准考證夾在裡面。好像以前常有是把准考證放在那裡一、兩天,讓神明認清該幫誰。

大學聯考廢除、廣設大學以至於有些大學都快招不滿學生,但是大學入學仍是一道充滿挑戰的關卡,很多學生和家長都認為這一關就可能會決定一生,仍然拼命想要在這場競爭中搶到前面去。

升學主義不會隨教育改革而改變的。「金榜題名」在廢科舉百年後,仍然是那麼風行的一句成語,宰制著學子的學習與生活。



The Wall -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
Pink Floyd

2006年1月21日 星期六

插秧了

秧子也多有專人培育,做成像草皮一樣。那天經過一處專門在培養秧苗的地方,一片片像綠色長毛毯披著,真是好看。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希望好年冬,稻子快快大」。

2006年1月19日 星期四

【轉載】都是女性主義惹的禍?

台灣社會的兩性、婚姻及墮胎問題」是誰造成的?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又該如何處理、面對呢?華文地區第一家女性主義專業書店──女書店針對日前參與「溫羅汀冬墟」活動受到真理堂教會的排擠提出異議,並指出台灣社會的性別現象並非鴕鳥式地排斥女性主義就能解決,將「亂源」歸咎給女性主義是低估了台灣女性的智慧和自主性,而真理堂的言論在台灣推動加入聯合國推行性別主流化運動的此刻,更可說是一大反諷!

  由台北市文化局和溫羅汀行動聯盟主辦的「溫羅汀冬墟──晴空書展/創意市集/跨界演出」於日前〈11415日〉分別在真理堂和耕莘文教院前廣場舉行,原屬於溫羅汀成員的女書店和晶晶書庫受到真理堂教會的排擠,以「只願舉辦健康活動」為由拒絕這兩家書店在其廣場展出書店特色,致使主辦單位將女書店與晶晶書庫的書展移到真理堂後面、溫州街上的魯米耶咖啡館。真理堂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真理堂不像其他教會以教條方式對待同性戀,而是以愛關懷、改變同志,而真理堂對於台灣社會的兩性、婚姻及墮胎等問題也十分擔憂,因此決定和晶晶書庫、女書店『保持適當距離。』」女書店認為,真理堂將台灣社會的「兩性、婚姻和墮胎問題」片面歸咎給女性主義,完全是一種昧於事實的誤導,根本無助於探尋「真理」;不讓女書店參展更是對女性主義明顯的不友善,而所謂「以愛關懷、改變同志」則是基於對性傾向無知造成的偽善,女書店對此也相當不以為然。女書店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出發,與晶晶書庫向來為最堅強的盟友,因此雖然第二天的冬墟活動,耕莘文教院接受女書店擺設書展、單獨排除晶晶書庫,女書店仍選擇不參與。成立宗旨言明「志於促進獨立文化產業精神、隨時挺身對抗言論管制與任何有礙言論自由的威脅」的溫羅汀聯盟,這次舉辦「溫羅汀冬墟」向天主教耕莘文教院與基督教真理堂借用廣場,卻發生教會排斥同志和女性主義的事件,女書店表示由邊緣、弱勢組成的溫羅汀聯盟,為順利完成活動做出讓步,雖可理解但也令人遺憾,而這也意味著台灣的性別平等和多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鑑於此,女書店即日起至二月底將舉辦「誰是壞女人?」書展,邀請所有不符合傳統窠臼的女性──包括:不結婚的、結了婚不生小孩、不結婚卻生小孩的、離婚的、同性戀、雙性戀、不好不壞想做自己的…女性朋友,一人一書、一人一信(女書店e-mailfembooks@fembooks.com.tw,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女性主義書店的支持,對抗保守勢力的欺壓和反撲。

搶時獵花

有些田插秧了!油菜花的時節很快將過。

遊江家古厝想及台灣族群史二三事

應該是一個整體的大院落,卻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建材和建築方式,有磚房、洗石子的、土角厝、編竹泥厝等等,形制和大小每間差不多,而且沒有一間二樓以上,據說是規定不能比位於中央的宗祠高的緣故。

大院落前面,還有一個很大的池塘,種滿蓮花,十分美麗。

Arkun看到前面的大池塘,發出一個疑問:「這種建築形式很像彰化平原的福佬客,鹿淘洋江家會不會也是福佬客?」

這次我們沒有遇到解說員,行程匆匆,沒有機會問江家人的看法。不過在最近的福佬客研究熱中,記得看過的確有人認為楠西鄉有一大半是福佬客(資料待查)。

據江家自己的族譜記錄,祖先來自詔安。詔安原本就有客家人。福佬客的福佬化,不一定是在台灣和閩南移民生活一起後才發生的,很可能在移民台灣之前就已經以閩南語為生活用語。

福佬、客家兩族群間的互動關係,似乎不能只放在台灣移民史的脈絡中來看。兩族群的區別和競合關係,也不是一刀兩分那麼簡單。「福佬客」浮出來後,應該會對台灣人的分類意識或族群觀產生一些衝擊吧。

不過我更有興趣的是江家和平埔族的關係。鹿陶洋的地名,顯然不是漢人取的。如果這裡原本是平埔聚落,平埔人又到哪裡去了?真的就被趕走了嗎?趕去哪裡呢?此地原住民和江家人有無婚姻往來?有無文化交流?但是在目前所看到的資料中,沒有這個部分。

幾年前第一次來江家古厝時,遇到熱心的解說員,據他的說法,他們當然是純之又純的漢人,把平埔人趕走之後在此住下。他說以前這個莊院像城堡一樣牢不可破,除了前面有大池塘,外層更圍了密密的刺竹林,村中男子都練武功,各條護龍及房舍間有很複雜的巷道,像個迷宮,外人進到這裡若無人領路可能走不出去,強盜或小偷來時時很容易就可以堵住他們。宋江陣其實就是村莊自衛武力的遺緒。這位解說員提到對面山頭時有土匪盤據,在他祖父的時代還曾和土匪拼鬥過。

這類開墾史典型故事,很能表現台灣先民胼手胝足靠自己而不靠官府打天下的情況,像西部電影一樣有英雄和壞人的對決,相當引人入勝。

又,上次也聽到有趣的地方軼聞,說對面的山名為「藍鳥山」,山頂有石狀如「藍鳥」,保佑本庄多出男丁。不過藍鳥石已被移到楠西的警察派出所旁邊。我在楠西看過不少「藍鳥石」,似乎不少人喜歡蒐集這種形狀的石頭。和性器崇拜的文化傳統有關嗎(阿立祖?)?還是只是一種現代人的趣味?

先隨便雜記至此。

江家古厝深度之旅

關於「福佬客」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