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30日 星期六

斷章取義讀橘頌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縕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不終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現在正是椪柑問世的季節。

「橘」雖是顏色之稱,我最愛的「橘」卻是綠皮帶酸味的椪柑。

台灣的橘子可不能等它紅。還是深綠最正宗。

漫步橘園,不像屈原吟得出精采詩句,乃借「橘頌」數句斷章取義以抒心懷。

另,推薦一個現代屈原的網站:台灣愛國者

2006年9月25日 星期一

再訪大鋤花間

去了兩次之後,主人說要搬家了,因為他是租用林班地,林務單位不准他們種咖啡,更不能經營咖啡店。聽到這樣的消息,真是惋惜萬分。主人說他原本就在附近有買果園種咖啡,這邊結束後,就遷到那邊去。

大鋤花間

幾個月前,網友kuo的相簿上貼出了一張照片,角度和上面這一張差不多,說是在東山鄉的一家咖啡館拍的。我一看就猜:「是在大鋤花間拍的」!果然沒錯。 其實,大鋤花間搬家後,我都還沒去過。但是主人之前說過,新址是在一處視野良好的小山上。

上個禮拜天,終於有時間繞到這地方來玩。新的咖啡生態農場,還是以自己搭建的木頭建築為主,但有更多的藝術創作。最吸引人的是鐵皮做的彩繪燈籠,夜裡來此一定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風味。

另外我極欣賞的是這個木刻牛頭和牛車的搭配。

洗手間裡也有很有意思的創作喔!

從這個視野良好的小山崗上往西邊看,天氣非常好時可以一直看到布袋港,甚至更北的麥寮六輕港。右邊可望見台南縣第一高峰大棟山,左邊是崁頭山。

我們到得早,佔據了人們最喜愛的角落。腳下是錫蘭橄欖的鮮紅新葉,遠方的山林和果園十分蒼翠。喝著美味的咖啡(忘了拍照),吹吹涼風,真是爽快!

想要繼續漫步閒逛的心情引著我們離開寶座。在咖啡園和附近的果園隨意走走。咖啡樹上的果實正在成熟中,像寶石般在深綠的葉叢間閃耀。

知道這個地方還在,真是高興!

大鋤花間交通資料:

位於關仔嶺到仙公廟的縣道175線11.5K處。由關仔嶺溫泉區往水火同源的路上一路可以看到往仙公廟的指標,順著走即可。正式的路標175線起點是寫往南寮、橫路。從南部去也可由六甲走縣道174線往楠西,到橫路轉進175線。

縣道175線沿山而行,景色優美,很值得一遊。

連絡大鋤花間:電話 0952001821,信箱 dachu@ms95.url.com.tw,主人:郭雅聰。

在網路上找到其他人所寫的大鋤花間:

濁水溪知塵園地:田園咖啡:大鋤花間

南方青年:大鋤花間

補記:這次經過175縣道,很驚訝發現處處都是賣咖啡的店。三、四年前只有仙公廟附近三家,現在卻好像有上百家的感覺。

東山有種那麼多咖啡嗎?不是說林班地不能種?原先的果園改種咖啡,也要數年才能收成。會不會像古坑一樣,開始有人採買外國豆子混充台灣咖啡?

不過,大鋤花間的咖啡,我倒是很信任。因為主人很有生態和人文意識,人又誠懇。他是最早(20多年前)在此種咖啡的人,經營手法一直很樸實。

2006年9月24日 星期日

辛勤的農婦

在高中讀過吳晟的《農婦》之後,一直有這樣的影像存在心裡。

2006年9月20日 星期三

古蹟裡的家

前幾天終於有機會去看這個古蹟中的家。我其實經過這個古蹟附近好幾次,只是不曾進去看過。房子的結構大體上沒變,但是原本是兩進間的庭院搭了一些新建築,整個環境看起來相當亂。老人家所居住的部分,可能是整個院落三十多戶中最舒適優雅的空間,但是也對原先的建築做了不少改動。

我好奇的問:「您為什麼會住在這裡?」他說:「我父親是公務員,日本時代來此就職時,就配了這裡的房舍作為宿舍。我在此出生、長大,一直住到現在。」
戰後,他父親繼續當公務員,這個居住單位,也以向政府承租的方式住下去。

「我們在這個房子上花了不少心血,而且一輩子住在這裡,習慣了陽光照進來的位置,習慣空氣流通的起居室,喜歡小院子中可以種花草的生活,現在叫我搬,實在找不到可以接受的地方啊。」

家裡兩三代都是奉公守法的公教人員,老人家不會不接受政府的要求,只是心裡充滿了不甘不捨。

他拿出父親的老相片,訴說這位日治時期的台灣優秀青年如何在推廣農業現代化有所貢獻,如何指導農民種出更多更好的米。父親的同事們,不分台灣人日本人,都一起住在這院落中。他也告訴我,院落中最前面那片空地,曾經是他小時候最喜愛遊逛的菝仔林,戰爭期間日本軍方砍掉菝仔樹、建起兵工廠。戰後,一些人住進這裡,甚至隨意在空地上增建房舍。這些故事,在有關這處古蹟的說明中,幾乎都看不到,而在政府打算整修這處古蹟時,也完全沒有想把這些歷史帶進來。

和老人家閒坐一會兒,觀看這個佈置得很舒適的家,堆滿了近百年的回憶,不禁也為他感傷。

我不禁想:古蹟到底是為什麼而存在?政府花那麼多錢把一處處年久失修的古蹟整修成「全新古蹟」,又是為了什麼?例如這次我所參訪的古蹟,因為這建築是建於清朝統治台灣時期,所有對這個建築的關心,都集中在它原先建造的目的,似乎把後來長期使用這個空間的人們當成與古蹟對立的對象,把所有改建、增建的行為都視為是一種對古蹟的破壞。但是,若古蹟是一種文化資產,值得保留的難道只是建物的外貌?只是為了保存某種已逝文化的標本?那些在這古蹟中生活過的人、發展過的故事,難道就不值得留存嗎?難道除了最原初的建築,所有的增改都是錯的?為何不能把目前這個建築中不同時代的改建當成一種建築史的活教材來看?又,難道繼續有人在此居住生活,古蹟就不是古蹟嗎?如果這些住戶對此地有認同感,有一些歷史故事可講(雖然可能並非官方所重視的那些),不是可以成為最好的義工嗎?

很想建議主事者,政府把這個地方收回後,把還保存得不錯的古老部分維護好就好,別再搞「全新古蹟」。原先建築的全貌,可用虛擬實境來重建,不必勉強去重修。把一些空間清出來展示、解說這個古蹟的歷史,不是只談清朝統治時如何設立、如何使用的歷史,也應包括日治時代和戰後的情況,更應該多談些常民生活史,記錄下這個院落中百年來的生活故事。

P.S. 我知道很多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哪裡,但猜對了沒獎,也不鼓勵說穿。本文只是抒發個人想法,不希望給老人家帶來額外的麻煩。所以,請尊重一下我的用心。

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和風吹拂的角落

其實公園這角落,擠了好多種人。快樂唱歌的泰國人之外,另一邊有幾位越南女子,其中兩位抱著寶寶,熱切地談天說地。而她們前面,是附近安養院的老人們,坐在輪椅上曬太陽、吹風,享受綠蔭,看護們則輪流在一邊打球,大家都十分快活。

雖然聽不懂他們在唱什麼,但是音樂和笑容很有感染力。被吸引過來的人不少,包括兩三位騎著腳踏車、看起來也是移工的青年;一位拾荒者,在一旁等著接收那些啤酒罐,被那快樂的歌聲逗得笑呵呵。

初秋爽涼的微風,暫時清除了煙硝酸楚苦辣。在這和風吹拂的角落,人人忙自己的事、享自己的樂,互不干涉,但共享一處綠蔭、一個可安歇的空間。

我們沉浸在舒爽愉悅共融的氣氛中,駐足,為歌者喝采。然後,起身繼續前去。

2006年9月16日 星期六

半天岩賞柿情報

平地的柿子紅得比較早,有一點高度的半天岩,柿子大部分都還是綠的,但陽光充足的地方,也看到早熟的紅柿高掛,或已摔在樹下。

柿樹的葉子是濃重的深綠,剛落到地上的葉子黃綠相間,滿有趣的。落葉很快就變黑。有一種特殊的美感。

半天岩旁邊的小聚落,家家戶戶都在做浸柿,大大小小的陶缸塑膠桶擺在庭院中,石灰染白了大醃缸,屋角擺著紅柿。

在這一帶漫步,父親最喜歡這幢廢屋,看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隔間設計,想像住在這裡可享受的田園之樂。

我喜歡這棵我們命名為「四姊妹」的楓香。涼風吹起,樹葉沙沙如海浪,把人的心帶到遠方。

附近的山及山谷都種滿了檳榔,是一種典型的台灣風景。不過近來檳榔園已經一直在減少中。橫跨山谷的電塔,在看過anion懷著熱情拍電塔之後,開始不再覺得它們礙眼。

檳榔山檳榔谷

賞柿的季節才剛開始,有興趣的朋友把握機會來玩吧。

去年的賞柿記錄

2006年9月13日 星期三

大林糖廠半日遊

曾經應該是熱鬧聚落的宿舍區,僅剩幾戶有人住。這間里長辦公室兼理髮部,是目前宿舍區整理得最好的一間。有些房子已經拆掉,只剩一片長滿血桐和各種爬藤雜草的空地。有些房子的屋頂已垮了下來。

應當是日治時期的行政中樞的幾棟建築,掩沒於雜草之中,無法靠近。但是看那堂皇的外表,可以想像糖業繁盛之際的景象。

國府時期的行政中樞,因為辦公室已遷到新廠區,也一樣顯得荒涼。孫中山的銅像座上長滿了草。不過至少周圍庭園還是有整理過。

我們漫步到糖廠鐵路的機車庫,遇到了兩位工作人員,他們並未阻止我們參觀,其中一位還很熱心地解說糖廠的歷史、火車頭的來歷,指著鐵製的水塔說這已經很罕見。他說,以前拖甘蔗時,鐵路的工作人員高達六、七十人,現在整個鐵道部只剩兩個人了。火車仍在廠區走動,載運原料。

在鐵路旁看到這個標語牌:「工廠是我們的家庭」。看著這片綠意盎然的舊廠區和老宿舍,真覺得能在這邊工作是很幸福的。記得遇到過幾位在糖廠工作一輩子的老人家,也遇過在糖廠宿舍長大的人,他們都有一種以台糖人為傲的心態。過去,這真的是「很甜」的工作,幾乎就是鐵飯碗,而且可以很得意地自認是對國家經濟很有貢獻的一分子。然而這幾年產業形態的急遽變遷,全球化的衝擊,國營企業的轉型及民營化趨勢,好像逐漸把這種「工廠是我們的家庭」的產業文化給沖掉了。

如果查網路資料,都會看到大林糖廠內有一糖業文物館。可惜的是,今年去看時,糖業文物館已經關閉。聽說當初這個館是由台灣糖業文化協會成立的,目前該協會雖然遷離糖廠,但仍在運作,繼續做糖業文化的相關文史工作,但是還沒有機會去實地了解。

在糖廠生活文化裡,另一個讓我覺得很感興趣的,是這個「石頭公」。原本是日治時期所建的一座殉職工人紀念碑,或可說是慰靈碑(說得這麼含糊,主要是碑文漫滅,很難讀出整體),日治時期應該會有定期的慰靈儀式。不知何時開始,卻成了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石頭公」,會有祭拜和做戲等宗教儀典。紀念碑變石頭公,或許和紀念碑採用自然石有關吧。這方面我沒有研究,但是覺得這個現象很特別,很能看出信仰文化怎樣有機的、在地化的發展。

漫步糖廠,實在很喜歡這充滿綠意的空間,很享受大樹與木屋之美,但也不斷為其沒落荒涼而感到遺憾。

糖業曾經是台灣歷史的重要一頁,然而黃金歲月已逝。這個空間暫時還保有過去美好日子的味道,但還能多久?蔗田裡的圳溝水潺潺,逝者如斯乎!

更多大林糖廠照片看這裡

又,來到大林糖廠,當然要去品嘗好吃的冰品。anion推薦的麥苗櫻桃冰淇淋,真的是很美味。

另外,離糖廠不算太遠的大林街上,有好吃極了的排骨飯,到此一遊者千萬別錯過。

延伸閱讀:

在網路上找到一本談大林糖廠的論文: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許芳瑜:《台灣鄉鎮之空間現代性後果--- 大林糖廠日常生活之建構與批判》,值得一讀。(pdf檔好像無法直接連結,請自己搜尋吧)

2006年9月11日 星期一

看電視 / 不看電視

前兩天回家時,發現老爸極度焦燥不安,一直擔心台灣會亂。我跟他說,凱道靜坐遊行沒什麼大不了,只是民主社會表達意見的方式。但是跟他一起看了一個小時的新聞台之後,我也開始感到焦慮不安。仇恨語言滿天飛,大部分電視台的報導方式就是不斷在激化對立,片片斷斷而未能建立完整脈絡的報導,令人抓不到頭緒,記者在現場口不擇言胡說一通,真的好像進入一個瘋狂世界,會把人逼瘋。我們只是看新聞報導,還沒看那些「名嘴」的政論節目,神經就被磨得快斷掉,那些天天看這類節目的人,怎麼受得了?

不看電視新聞,只看文字報導,雖然也會有焦慮不安,但真的和看電視那種直接的情緒差很多。

我知道對很多人來說,不看新聞台簡直就等於切斷理解世界的工具,特別在這個有大規模群眾運動在進行的時刻,守著電視看新聞好像也是某種參與關心國事的表現,但還是希望大家聽進這句話:「關掉電視心更清,眼更明」。

2006年9月9日 星期六

不准講「台灣國」的民主

凱道嘉年華昨天開張。對這場「民主盛會」,我一直抱持不反對也不贊成的態度。不反對,是因為民主社會原本就應該有抗議的自由,有群眾集會、表達政治意見的自由。不贊成,是因為這場集會的論述相當空泛混亂,而且無可必免地成為另一場藍綠政爭秀,將台灣社會中的緊張對立撕扯得更緊繃。

沒有認真看開場秀,卻在各新聞台都瞄到一則報導:副總指揮王麗萍因為說了句「各位台灣國的公民」,遭到參加活動的群眾嗆聲抗議,最後指揮中心出面道歉更正

這則新聞令人覺得悲哀。也對這個「指揮中心」的態度感到很奇怪。

不是說不分藍綠都來反貪腐?竟然說了「台灣國」就得拼命道歉,說是口誤。為什麼不勇敢地說:「不管你是支持中華民國、還是支持台灣國,在這裡我們有一位共同的總統,有共同的政府,我們共同都要面對執政者貪腐的現象,讓我們先從尊重不同的政治認同做起,才能真正提升民主政治。」

指揮中心處理「台灣國」的態度,完全曝露其群眾基礎依賴泛藍支持者的事實,也讓之前經營的超越藍綠甚至親綠的形象徹底走光。

期待這場匯集眾多人氣的反貪腐運動,真的能像以往黨外運動時期的群眾集會,能趁機做更多民主教育,特別是民主政治最基礎的原則:「尊重異己」,這是台灣目前最迫切需要的精神啊。

2006年9月7日 星期四

聚散‧匆匆

這趟旅行是媽咪的高中同學會主辦,向來不愛跟團出遊的媽咪,難得有機會和老同學相聚,又經我們一再鼓勵,才終於決定去。她想找人陪她,我們幾個姊妹商量後,決定由小妹妹去。小妹極喜愛北海道,又愛吃海鮮,但是被房貸壓得喘吁吁的她,不敢有海外旅行的願望。我和Karla替她出旅費,算是祝賀她新工作滿一年的禮物。

雖然前陣子在Flickr上已經特地去看了一堆北海道的照片,相關的遊記和旅遊照片也看到煩了,但是看著小妹拍回來的照片,卻興趣盎然。她當然拍了些遊客必拍的到此一遊,但是也很努力拍路邊野花、樹上烏鴉,還有一些有趣的角落。

媽咪也和同學聚得很愉快,特別是一位豪爽開朗的退休老師,她們一高一矮站在一起,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夫妻。還有位同級不同班的同學,看到媽咪就驚呼:「妳現在和當年演戲畫老妝的樣子簡直一模一樣。」

一堆人擠在電腦前看照片,一邊七嘴八舌問旅途中發生的各種大小事,吃得如何,有沒有看到預期中的美景等等。噯,旁人看到大概會覺得很無聊,但是這種相聚,真是令人不想散啊。

幾個小時後,姊妹們又要各奔南北,結束假日,回到日常的忙碌中。小妹和媽咪旅行了五天,我們則在三小時內也享受了旅行的快樂,為這個夏天畫下句點。

火車過八掌溪,才留意到一片芒花。那是我們家中秋賞月常用到的應景之物。今年中秋較遲,不知道到時候芒花還在嗎?看來,依大家忙碌的程度,也很難在這個假日團圓啊。

坐火車來去,其實也像在觀光旅行啊。即使沒有出國,沒有特意去哪裡渡假,還是有美麗的風景可看。

在雨中,收拾暫歇的渡假心情,匆匆奔赴還有無限驚奇的日常人生。

祝福可愛的妹妹,期待下一個相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帶一筆:

小妹和媽咪去參觀了昭和新山,拍了著名的「麥圃生山」銅像。她們以為「麥圃生山」是發現昭和新山的地質學家的名字。其實「麥圃生山」是用來形容新山從原本是麥田的地方冒出來。這座銅像的主人叫三松正夫,原本是當地的郵局局長,一直很用心觀察火山爆發和新山形成,甚至買下新山所在的土地,長期觀察研究。這種執著用心的精神真是令人感佩。

延伸閱讀:

買火山的男人

Wikipedia(日本語) 三松正夫

2006年9月3日 星期日

火宅‧清涼

這幾天在大太陽下奔馳,看著藍天白雲與路上美景,一邊因為冷氣無甚作用而揮汗,眼睛也被日光刺得難過,一點遊玩的心情都沒有。酷熱,真的是可怕的折磨。

在這種時刻,心中浮現兩句佛教用語:「火宅」與「清涼」。用「火宅」來形容現實人生的無邊苦惱、困頓危險,真是再適切不過了。而以「清涼」來形容獲得解脫的感受(大概可對照基督教術語的「得救」),更是神妙。

在大太陽下趕路,偶而一片雲遮住陽光,剎那間熱氣就消失大半,冷氣變得很有作用,實在令人驚訝。酷熱中突然感受到一絲涼意,真的是好舒服好舒服。然而再過一下子,冷氣就強得教人受不了。除非不得已,實在是很不喜歡用冷氣啊。

暑熱中最美好的事,就是能從曬燙人的陽光下走進一片樹蔭,最好正好有陣清風吹來,那種「清涼」,絕不是人工冷氣可比。

在火宅中猶有清涼意,方是真正的清涼。

在路旁磚頭上,看到葉蔭造成的清涼。磚上的苔蘚,每日雖被大太陽烤著,但只要午後仍有陣雨,他們就繼續綠油油,勇敢地活下去。觀看這景象,心中就有清涼。

夏季已盡,太陽的威力也會慢慢減弱。煎熬我們的熱氣,在冬天將變成我們所渴望的光源與暖源。萬物有時,人隨境遷。火宅與清涼境,也在不同的處境下有著不同的意義。

觀看流轉不停的世界,自以為不動,其實在動;自以為已換了角度,其實還停在原點。

解脫不易。冷氣假裝自然風。清涼處多虛假。真正舒適且長久的涼蔭,可能要從種一棵樹開始。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