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有關蘇哥的記憶

蘇哥首先是貞文的學長,貞文在寫作上的伯樂。
最初我對他是提防著、有些敵意的。他在國語教會系統活躍,而我是長老教會意識形態超重的人,對國語教會原本就有敵意。我以為他是外省人,後來才知道他是台灣人,而且父親是那種日本精神的台灣菁英,他的名字來自西鄉隆盛。
蘇哥足智多謀,能力很強,努力希望促成基督教界的改革,透過文字工作來推。

1991年5月9日清晨,調查局跑到清華逮人,程華淮和王南傑衝到女生宿舍通知我。匆匆打了幾個電話,我知道和陳正然他們相關。正好前兩天我和偉程談過話之後,放在圖書館的書包不見了,裏面有一本我的常用通訊錄。打電話給在香山的可拉,她說警察去查戶口!我不能回嘉、不能去貞文那裡,也不能到通訊錄上列出的任何人那裡。於是我想到蘇哥。他不在我的通訊錄上,但他的電話號碼我記得。
聽蘇哥講過他被調查局約談的經驗,他對白色恐怖這套充分理解,也是在那個經驗後他更堅定反抗意識,並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我想他可能可以幫忙。於是我先到台北,再找公共電話打電話給他,他二話不說就說我可以去他家。我在他家待了一晚,和他談遇到的狀況和我的理解,他提供一些分析,並勸我保持樂觀。也說,如果需要,可以在他家住一陣子沒關係。但是隔天我就跑回清華,和朋友們一起組成「廖偉程救援會」,借了數學系的研究室,幾乎日夜都在那裡。因為事發當天清大有抗議,還跑到調查局去要人,局勢看來並非不可為。
因為這個跑路經驗,我深深感謝蘇哥。他是我重要的恩人,一輩子都不會變。

後來他會找我,想藉我在長老教會的青年圈子發揮影響力。他永遠有無數點子。蘇哥和我總是意見不合。我無法跟隨他的路子,他太會佈局算計,我始終是個直率的傻子。我也討厭他有時依附權勢、或是很會借力使力來推進目標。
有一次和他爭辯某事的處理方式,我總認為應該黑白分明一刀切,但他說:「歷史是涵沙帶泥前進的,黑白之間有很寬的灰階,世事很少能真正分黑白,妳得在灰階中把握方向。」
我覺得深受啓發。

貞文去世前不久,他發現20年前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 3刊登出鍾逸人對他的錯誤了解和評價,他說要告中研院和許雪姬。我熱心當中間人促成他和許雪姬對話,許老師也爽朗道歉,但蘇哥的憤怒沒有稍減,一直找各方主持公道,包括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都出面。我在他打電話騷擾到我的朋友之後,氣到寫信跟他斷交。貞文的紀念畫展,他們夫婦有來看,但是蘇哥還是悻悻然,並沒有和我講話。然後這兩年我上臺北,也一直沒有去和他見面復合。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心中是有遺憾懊悔的。

這些話,感覺還是必須說給人聽,所以先和你們分享。不懂沒關係。很多故事仍待細講。

這幾年對我的生命很有影響力的年長男性朋友、老師,紛紛離去。人生真的邁入另一個階段了。

蘇南洲先生去世

家屬發佈的消息:

各位蘇南洲的師友、知音,平安:
海瑩摯愛的先生、昱璇親愛的父親,於2020年2月27日早晨在睡夢中安詳地被主接去。謹定於3月20日週五11點舉行追思禮拜,邀請您在春分的早晨,與我們一同送南洲最後一程。地點為第二殯儀館一樓至真2廳(台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三段330號)。
如您考慮出席追思禮拜,歡迎填寫以下連結以便我們統計人數,謝謝。
https://tinyurl.com/su2020
海瑩&昱璇
聯絡信箱: chris.sunc@gmail.com

很震驚!
來台北兩年多,一直琢磨著是否要去拜會他,但又怕他一直糾結之前的事件,就這樣錯過最後和他見面談話的機會。
覺得有些懊悔。

目前預計和芳舟一起去參加追思禮拜。

臺中之旅

因為蔣念儒在頑石劇團打工,向我推薦郎亞玲的戲《夜,散落在愛的臨界》,後來竟得到郎亞玲的贈票,所以幾個禮拜前就安排了臺中之行。
戲在台中歌劇院的小劇場,下午、晚上各一場。我看下午場。
我只知道郎亞玲是政治受難者郎俊的女兒,劇場工作者,對這劇團、這齣戲,之前都沒有概念。
原來這是一齣導演深刻嚴厲自剖的戲。開場安蒂高妮陪著雙眼已瞎的父親依底帕斯,來到雅典和平女神的神殿前,質問自己的命運、此生之苦何時解脫。第二場開始是女主角亞書的故事,和導演的生命經驗若合符節。父母親新婚後到臺灣發展,生了五個子女,然後父親因政治案件入獄七年,14歲的小女兒亞書,一直活在創傷之中。接下來的幾場,描述和父親疏遠的關係、最愛的大哥為家庭奉獻犧牲早逝、因丈夫背叛而離婚、女兒追求獨立生活而離開......。貫穿整場戲的一個黑衣人,有時像浮士德中的梅非斯特,不斷嘲諷、提醒、誘惑,有時又化身強橫的權力者、或是主角處境的同情者。父親是她依戀、渴望的形象,也是她走不出的陰影,但最終認清父親不可能陪伴她一生,雖高壽仍在世,卻是一個早已離去、不再重要的存在。
我在看到大哥和母親護持這個家的那段時,眼淚落下。那位必須挑起家庭重擔的大哥,最最疼愛妹妹的大哥,母親倚重的大哥,為家庭而犧牲自己,放棄美術的愛好,成為遠洋船長。立刻想到蔡烈光筆下的「朱老大」(《陳年往事話朱家》),在父親慘死後努力撐住家,謹小慎微,擔驚受怕。

能夠這樣自剖,以戲劇的形式呈現自己人生議題,是令人佩服的。
演員表現很不錯。許多撲、打、摔,看得讓人捏一把冷汗。長長複雜的台詞,要講到讓人清晰了解,也沒那麼容易。很簡單的舞台佈置,用一塊有點像鋼琴罩的兩面布和一根竹竿,就可以玩出很多效果,覺得頗有意思。


看戲之前,去紫晶家附近的「茶部」,喝香料奶茶、吃肉醬配烤餅。和紫晶匆匆相會。她媽媽剛從彰基出院,是肺炎,幸好並非武漢肺炎。她說住超級豪華的單人病房,一天要一萬元。為了隔離,沒辦法。我提到爹爹債務等麻煩,她想起輔大長青的謝東賢是代書,建議我可以找他諮詢。

看完戲是和傑雄夫婦會面,也去一家印度餐廳:淇里斯。我拜託他幫我處理20多年前買的國外基金保險領回的事情。餐點還不錯吃,但是份量有點小。飯後還點甜點來吃,吃了印度傳統的冰棒(冰淇淋)Kulfi。
稍微問一下傑雄母親去世後的情況,他說臺南的家兩個妹妹佔據著,他想回去也沒地方住了,回台南只能去住水利會館之類的地方。和妹妹的關係更遠了。在他眼中看到悲傷。

相聚非常匆忙,但感覺很好。我真愛這位弟弟,他和小淘至今仍讓我覺得像家人,在我需要時會站在身邊那種。兩位弟弟都得到很好的伴侶,建立美好的家庭,令人欣慰。

在歌劇院的商店買了「樹重奏」的油柑果錠和軟糖,送了一些給傑雄他們,我留一半自用。這家的產品我很喜歡。很想買上次買過蜜餞,但店員說那個成本太高利潤太低,所以不做了。
油柑果錠是果實磨成粉製成的,含起來慢慢釋出油甘果的酸、澀、甘,覺得很讚。



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228演講及麻豆小遊

兩個禮拜前突然接到台南新芽的邀請,上場代打,促轉會「記憶匯流」系列活動的人權地景工作坊的開場演講。原本是新芽理事長嚴婉玲要親自講,但她去日本旅遊回來後自主管理兩個禮拜,不出門,所以他們找了我。
能到台南是開心的。但必須清早出門,精神壓力大,睡得不好。
大約20多人的規模,學員是很認真的,各年齡層都有。
促轉會的陳瀅洲來督軍。和他簡短聊了一下。促轉會將延期,但他說自己的任務已經告一段落,應該會照原計畫離開。
喬瑟芬和她妹妹特地來聽演講,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看到她們很開心。
我講的題目是:二二八、白色恐怖、轉型正義,主要談一些基本觀念。

中午吃完便當,照原計畫和小喬會合。主要是為了把Canon D60 借給她,要她到嘉義拿。搭火車到善化,她接了我之後,路過善化糖廠,進去走了一圈,然後才往麻豆去。在善化糖廠聞到製糖工廠飄出氣味,小喬說那是兒時最熟悉的氣味。我說,影像、聲音的紀錄之外,如何記錄氣味?氣味其實最能帶領人進入某種特殊情境。
到麻豆,先去看小喬這幾個月開墾的花園。這是街上一處老屋拆除後的空地,她遇到管理者時,問了一下是否可以利用此地種花種菜,得到首肯,就做了起來。一小塊一小塊慢慢拓展,撒了混合花種的地長出玻斯菊、非洲菊、百日草、矢車菊的花叢,還有一處種了台灣百合,又有翼豆、小番茄、茼蒿等作物,她拍過的當歸花等等。小小幾坪地,熱鬧非凡。
下一站是最近因為台劇「想見你」而大紅的冰店:龍泉刨冰湯圓,湯圓是自製的,各種料也都自製,刨冰和湯圓湯都會摻麵茶,很有特色。我們都吃了熱湯圓。小喬說這是她從小吃到大的店,沒想到竟然變成要排隊的店,真誇張。吃完又看到附近另外一家賣冰,也賣蚵嗲炸粿,點了蚵嗲和豆腐角分吃,很美味。
我說可以回嘉義去了吧,但小喬說還有一家可愛的小咖啡店,於是我們又逗留近一個小時,拜訪這家彩虹咖啡麻豆店。很好喝的虹吸咖啡,才賣55元一杯。一對年輕的夫婦經營的。他們的家在巷尾,咖啡店在巷頭,婆婆把整條巷道用多肉植物和彩繪布置起來,很有意思。

回嘉義已經五點半,好不容易找到很貴的停車位,一小時50元!我們全家和小喬去吃黃家涼麵。小喬第一次吃到這種白醋加白芝麻醬的風味。之後芳舟、我和小喬散步去Dadala,喝飲料,看可愛的東西。

解散後,我回家,小舟去和陳美玲見面。我因為150年史該寫的東西一直沒有進度,不敢去見美玲。小舟回來後,有轉告美玲的意見,說我若寫不出來,應該設法交出來給別人去完成。聽了心情非常不好。所以就閒晃到現在半夜一點多,不想睡,也不想工作。

每次回家,爹爹就要交代一次財務狀況。覺得心煩。他的債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真的拋棄繼承就沒事嗎?好像非深入了解不可。今天的談話又多一項,是楠西土地的問題。原來那裏始終是濫墾地,他有權利,卻無法真正轉讓給目前真正利用那塊地的人。爹爹擔心他若身故,我們拋棄繼承,那個家族該怎麼辦?我想我得找人問問看。
這兩年來我逃避作為長子的責任,小舟回家住之後,我更把照顧父母的事情就完全交給她。可是爹爹和小舟一直處在互相忍耐的狀況,信任度不太夠。看來還是得做一些調整。

也和小喬稍微談到和月梅吵架的事,她說她看我給月梅的信,覺得我說話的方式會讓月梅難過,我說自己無心無力,她當然會解讀成我就是不願意幫忙。我很驚訝。不過小喬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說看來我們兩人對對方都還是有怒氣,需要再找機會溝通。

我想要把此事當成四旬期的功課。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疫病、國籍、媽祖

武漢肺炎繼續敲著警鐘。
上禮拜五下班前,被通知我們這棟樓有正在接受篩檢的疑似病患,真是有點驚嚇,所以禮拜日第一次去排隊買口罩。
目前已經達30個確診病例,似乎都是啟動防疫之前感染的。第24例的感染源還沒找到。
到底算不算進入社區感染階段?防疫指揮部很保守。但是周遭朋友大多是害怕的。
有些專家如蘇益仁,認為現在必須超前佈署社區感染的應對。
之前也有不少專家提到:病毒並不會消失,必須做長期抗戰的準備。中研院生醫所的何美鄉就不斷提出警告。藥物和疫苗的研發很重要。
但身為小老百姓,關心的是生活到底該怎麼處理?口罩甚麼時候戴?日常生活器物要消毒到甚麼程度?能不能長途旅行?甚麼時候可以恢復正常?

社會恐慌和憤怒,是另一個頭痛的問題。出身中國的配偶和他們的子女,成為許多人出氣的對象。先是陸委會原先打算專案讓疫區無台灣國籍的「小明」可以依親特案進入台灣,被防疫指揮部擋掉。然後是一位有台灣國籍但和母親在武漢生活的血友病青少年,不在武漢撤僑第一架飛機上,海基會設法千里送藥給他,但網路上流傳其母是中國籍且對台灣政府曾有不友善的發言,引發眾怒。24日他們竟然可以趁武漢短暫開城而離開,直奔四川成都搭飛機返台。這就又引起許多猜測和反感。我想是兩岸的政府都希望這個事情趕快落幕,所以開門解決。
人們不理性的憤怒,令我驚嚇憂心。政府目前還算照步來,依法執行。不管這些人對台灣政府的意見如何,他們就是本國公民,該有的權利義務還是照樣。這樣想,應該不算左膠吧?如果為了得到台灣政府的幫助,就得裝成對政府感恩戴德,我覺得才不對。

這幾天又有新興困擾台灣社會的議題,就是「三月瘋媽祖」。大甲媽祖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等等,許多盛大的宗教活動即將展開。南韓、新加坡都有因為教會聚會而造成的群聚感染,南韓的情況更是可怕,可能近千人感染。
不過,元宵節剛過,各地的元宵活動如鹽水蜂炮、內湖的炮陣,也照常進行,還有燈節也照舊。昨天起桃園的媽祖也開始繞境,鄭文燦都去帶頭了。
我的臉書上一片反對媽祖進香繼續舉辦的聲音。
如何應對這宗教盛會可能造成的群聚感染,是防疫指揮中心再來的難題。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關於電影《羅馬》

錄自2019年2月24日臉書

終於看了電影「羅馬」。
每個場景的內容和訊息都那麼豐富,覺得得慢慢消化。如果知道更多社會、政治背景就好了。但是完全無知也不妨礙欣賞這部電影。
是日常生活切片,一切如流水般進行著。沒有煽情,甚至故意低調,連襯底音樂都沒有。平穩寫實的策略,意外力道十足。場景調度、長鏡頭的使用,都令人驚歎。
主角的溫和善良,非常動人。
但讓我落下眼淚的,是影片近尾聲,女主人和主角帶著四個孩子在海鮮餐廳外吃著冰淇淋那幕。女主人終於面對丈夫離去的現實、決心展開一場新的冒險。她在自己的生活破碎之際,仍想辦法鼓舞另一個元氣盡失的女性。各自有各自的傷,同時各自有各自的力量,於是相撐而行。
應該真的會在奧斯卡得大獎吧?

電影資訊:
Rome
艾方索柯朗返回家鄉墨西哥拍攝照顧他童年的家庭女幫傭的故事,以西班牙語創作,入選2018威尼斯影展主競賽,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最佳導演、攝影。

潔嵐在我那裡留的感言:
這片帶來的餘韻很強。我兩個月前就看了,至今想到影片一些片段時,連帶個人記憶所帶出的情緒,强度依然不減。記憶和歷史,不就是這樣,跟著我們每個人一輩子。
透過教育、宣傳、情緒性的訴求,要灌進腦袋的意識形態,跟這種私人回溯的感情領域相較之下,是全然的可笑,完全沒有效用。記不記得片裏在主人翁家前,偶爾有政府的“鼓吹隊” 經過,用很制式卻又不怎麽整齊的步伐在 “宣導表示” 些什麽。我覺得就是這樣的象徵。這片裏有不少隱寓,需要慢慢瞭解吸收。
沒有配樂,不代表沒有音樂。這片刻意精心錄了墨西哥市巷弄街井的聲音和小販的叫賣聲。連飛機跨空飛越的聲音都錄(墨西哥市是美洲國家之間最繁忙的飛航交匯點)。錄的是杜比身歷聲環場音效。如果在戲院或是家裏有環場喇叭放送,聼起來就是身歷其境。
身歷其境。每個地方的街角,都有一個沒有被訴説的故事。說這個故事的時候,就開放讓事件任人感受和詮釋,無需透過一個既有文化的認同角度、某種歷史或其他等等特定的説法。Alfonso Cuaron 即使用隱寓,其實是要加大這種文化詮釋的開放度。我覺得他和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有類似的風格。中國和臺灣的導演似乎都沒 “單純” 到像他們的地步,滿腦框架滿身包袱,不是要强調它,就是急著要打破它。
執意要在複雜的世界裏做溫和善良的人,的確是需要很高超的自信。
片中那些在70年代熱鬧的街頭、十字路口、Metropolitan 戲院的街景。在現代化的墨西哥市已不存在。是導演還原做出來的。攝影機架在軌道上跟著演員跑。拍閙街能美到那種地步,最佳運鏡攝影獎非本片莫屬。
Roma女主角 Cleo 講的原住民語是 Mixteco。重現在電影裏的示威和暴動是1971年墨西哥市的 Corpus Christi massacre。



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王貞文:郭大衛牧師



轉錄自王貞文2016年2月23日的臉書

昨天回學校去參加開學聖餐禮拜。
甜美的番薯與清香的茶,代表著基督為我們打破的身體,以及新約的杯,在曾昌發牧師的祝聖下,由可愛的,被暱稱為「尤達大師」的年長同工手裡遞到我的手上。「尤達大師」眼中閃耀著喜悅的光芒,把盤子捧到我的面前,輕聲地、緩緩地說:「為妳打破。」
沈重的、豐富的、充滿南神風味的禮拜。

在這場禮拜裡,也有短短的儀式,紀念1975-1984年在台南神學院任職,又對台灣教會公報有所貢獻的PCUSA宣教師--郭大衛牧師(David Gelzer 1919-2016)。
陳主顯牧師回憶他們一起在美麗島的風暴時期一起同工的經驗。
負責教導教義與歷史的郭大衛牧師,治學嚴謹,對學生則是寬容的。

電影《沈默》觀後

2017年的臉書:

去看了《沈默》。原以為會兩人包場,結果有30人左右吧?還是有遇到認識的人。冷門電影遇友感覺特別好。
相當忠於原著(有點太忠於了,覺得缺乏導演領悟得好那種靈光乍現的創意)。場景有說服力。演員表現大多很出色,特別是幾位日本演員。只是吉次郎不夠猥瑣,洛得里哥像小痞子。
重點大概不在洛得里哥,甚至不在吉次郎,而是在那些沈默受苦的日本農民基督徒。日本是沼澤,看似基督教無法釘根,但頑強的、可能沒有完全了解天主教教義的農民,即使被迫棄教、被迫隱藏,仍然偷偷持守信仰,偷偷製造或引進天主教的象徵物。
上帝旨意超過人所能想像。信仰的力量,也超乎理性,超乎邏輯推論。
不斷祈求原諒、不斷背叛的吉次郎,心中始終有神。
《沈默》不是在質問神,不是在質問教會,而是在讚嘆信仰的力量。

2020年補:
《沈默》,遠藤周作的小說。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電影。
電影在臺灣取景、搭景拍攝。
電影並不算精彩。此外,這種題材並不太想看第二次。
但這本小說對我而言是有深刻意義的。
中學時代在嘉義西門教會,這是我們的讀書會討論的書,幾位大哥哥、大姊姊,還有淑民伯伯,帶領我們進入「以質問上帝追求信仰」的世界。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檢討

昨天因為被月梅罵得莫名其妙,頭昏腦脹,就問了幾位朋友的看法。

小喬說:生氣也是一種需要的表示。先把傷心和生氣收起來,再想想她的情況。先認識到她需要妳,對妳有期待。

鏡玲說:朋友之間 知道彼此都有限制和痛處,先別生氣。過些日子再談。

嘉陵說:相信妳就像一般友好的朋友之間的回應月梅,只是跟她過份的期待有落差。妳只是做妳自己,而她「誤解」或「期待」妳。

培苓說:那天月梅來討論,感覺她期待妳能擔起紀念會所有規畫之責,但妳無此意願。她離開時心情很低落。

我想我的確讓月梅失望了。可是目前我的生活方式和心情,確實無法擔起這樣的責任。至今仍沒有很強的意願去辦一個阿明老師的紀念會。雖然我知道月梅需要。

鏡玲說前天月梅和她談,打算在四月辦一個紀念會,但細節還不清楚。鏡玲會負責動畫的完成和費用,也打算寫一篇談阿明老師的文章。我不知道月梅昨天的意思是要找我幫忙嗎?還是不要我幫忙?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月梅生我的氣


今天早上收到月梅的訊息,說她把賣風琴的五萬元給聖賀德佳學會,用我的名義。又給了下列的話:
「我真的有非常大的怒氣對妳 ,一月五日的紀念活動的事。妳說選在星期日下午讓妳們在北部上班的人,很難。結果妳竟然開心的去東部遊,有遊玩就不難了。阿明的“朋友”,真是自私啊!讚嘆」

我對她的怒氣感到吃驚,心情也變得很壞。


朋友相聚、看醫生

詹素娟上午突然發出邀請,下午和張隆志一起去豐巢喝咖啡。這是我們三人第四次的咖啡聚會。豐巢是我介紹的,他們都頗喜歡。
隨意聊著。得知陳偉智論文已經通過口試,很為他高興。也聊到劉紹華,隆志昨天有去聽她演講。詹素娟提到紹華推薦她的臺灣原住民史作為年度選書,但未被接受,紹華特意寫信告訴她自己怎樣推薦這本書,然後素娟遇到自己的鄰居富察,也提到紹華推薦此書的事,讓阿娟覺得很溫暖。紹華就是這樣認真、執著、熱情、真誠。

搭隆志的車去木柵,走南深路,經深坑到木柵,大約半小時。

徐醫師那裡,難得都沒有人。他說下午其實很多人,我是最後一個了。把了脈,他說有改善,胰臟沒問題,但是心、肺的部份不佳。我提到早上都會打噴嚏、流鼻涕,他就添了真武湯和黃精。還說每天可吃橘子:椪柑、桶柑。可以吃橘子真是開心。
他又強調藥要去三元堂買,即使要用寄的,都比其他地方便宜。這家藥房和他合作,特別給折扣。

晚上培苓回來,說原先在拍的題材「原住民母語幼稚園」因為武漢肺炎而暫時停課,無法拍,所以要找新的主題和題材。我建議:1.找小克,討論屏東的豬糞污染,2.臺南的南山公墓議題。還聊了很多其他有可能性的題材。培苓在「我們的島」,環境意識很強的一個節目,所以她都得找有問題意識的題材。我說,「我們的島」太多都是一看就知道想說什麼,看久了覺得是意識形態,失去感動力。多做一些生活化的東西,才會吸引人。

深夜收到台南新芽的緊急支援請求,28日要去講「228到白色恐怖」。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走出傷痛

一位面冊朋友,年輕的母親,困於過往可怕的受害經驗,最近發文哀號。覺得很心疼。
給她寫了以下的話:

創傷要過去沒有那麼容易,只要比以往進步一點點,就該給自己拍拍手,稱讚自己。
發現自己仍很受影響,表示妳並未麻木。「還活著就會痛,會痛表示還活著」,單單這點就該感恩。 當然,痛還是要處理,要讓它慢慢不痛。一次又一次越來越能直視、看清痛苦的根源,就是進步。痛苦自責的時間縮短,也是進步。
不要絕望。妳絕對有力量可以自我療癒,何況還有上主讓妳靠。路程或許比想像漫長,像天路歷程一路都是考驗,但終會得救。

這些話是給她,也是給我自己。
覺得自己進步有限,連好好看清自己到底是在過不去什麼都不知道。

會友日

淑慧母親的告別式

雖然武漢肺炎肆虐,2月16日還是有很多活動。猶豫著是要參加國史館二二八文獻選輯的新書發表會,還是要去參加大學同學林淑慧母親的告別禮拜。最後選了參加告別禮拜。想說在這種時候,參加的人可能不會太多,應該去送個暖。


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咖啡、閒聊、補班日



最近的生活習慣:

中午外出午餐,在中研市場簡單吃個快餐,多半是一攤兼賣鮮魚的、攤主是個白髮年長女性,有時她媳婦(似乎來自中國)會來幫忙。常吃紅燒魚,因為平日比較少機會吃魚。
若時間還充裕,就會去AMD咖啡。年輕英俊的店主,因為我是熟客,會推薦合我口味的手沖咖啡。在這裡喝上一杯,有幸福的感覺。

關於《悲慘世界》

1.
關於悲慘世界,想到小時候最早讀到的節譯改寫版《孤星淚》,故事集中在尚萬強的悲劇人生上,我讀過後對1832年革命一點印象也沒有,只覺得那對年輕戀人好過份。後來讀了遠景版的全譯本,才知道共和黨人的革命在全書中佔了極大的份量,馬里奧和祖父、父親的故事,更帶出了動盪時代的政治理想如何互相衝突,描寫出荒謬又偉大的人性考驗。

第一次看悲慘世界音樂劇,最欽佩的就是該劇用簡潔動人的方式帶出了革命的主題,傳達出雨果的理想。每個角色都掌握了原著中的精神,只有惡棍湯乃第夫婦被丑角化,有一點不理想。但是電影中的這對,沒有演得太誇張,不是有點討喜的小丑,而是真實的醜陋小人,算是可圈可點。
街童加弗洛什在書中就是最靈動的角色,他是惡棍湯乃第的孩子,卻早早流露街頭,自求生存,大膽、無畏、早熟,同樣在底層討生活,卻和他的父母截然相反,愛管閒事、愛照顧人。書中特別描寫了那座水泥塑造的大象,有很多象徵意義,是拿破崙時代的光榮象徵,街童所能找到最好的住處。很高興電影注意到了這個細節,特別做了這個場景。

2.
1832年的革命,敗得很慘。不僅人民沒有站出來,帶頭的政治人物也縮了頭,結果遭到非常嚴酷的鎮壓。熱血的理想主義青年,撲倒在街壘中。如果不是這本小說用力寫出這個歷史切片,恐怕早已被世人遺忘。
大革命之後的法國,從一個極端擺盪到另一個極端,家庭內因不同政見而分裂。後拿破崙時代,保守派陣營掌控全歐,氣氛沉鬱,許多人渴望強權秩序帶來安全,許多人仍期待自由、平等的理想開花結果。革命比以前更加艱難。
活下來的馬里奧,會繼續從事革命嗎?還是回到貴族身分,和可愛的小妻子安居樂業,頂多偶爾當當人權律師?恐怕會是後者。
或許作者心目中的理想是:以和平的方式,邁向一個不必人頭落地的時代。
作者也期待一個人人可以自由去愛,且愛情得到祝福的世界。這需要天使的祝福,像尚萬強這樣的天使。同樣以最天真的愛情,熱烈去愛一個陌生人,芳婷走向極端悲慘的命運,珂賽特卻是得到幸福。如何可能?只有「博愛」獲得實踐的社會,才有這樣的天使。

3.
天主教的修道人在這個故事裡,扮演了救援者的角色。仁慈寬恕的貝福治主教,讓尚萬強的人生態度完全改變,從此努力向善,寧願損己利人。一座隱修院庇護了走投無路的尚萬強、提供珂賽特一個安穩、單純的成長環境。這是對教會的理想化描寫,對基督徒所應扮演的角色的期待。
原著中還有一位加入革命行列的低階教士馬白夫,善良、守分,卻在晚年窮到無立錐之地。高階教士吃香喝辣、與貴族及富豪周旋,低階教士照顧窮人,自己到最後也成了窮人。這種教會裡的不公義,以至於法國大革命時期,許多低階教士站到人民革命那邊去。結果從共和又回到帝制,教會裡的不公義依舊。
感化人心,靠言語教誨是無用的。只有愛的的行動能帶來改變。

(錄自2013年2月15日的臉書貼文。應該是剛看過音樂劇電影之後寫的。)

電影片段:
https://youtu.be/ojoC-Kbzpo8





2020年2月9日 星期日

繼續耍廢

整個周末沒有出門,大部分時間都在賴床。零星看點書,掛網比較多。
武漢肺炎疫情發展著,大家的生活多少都受到影響。
淑容說他們家嚴格防疫,不但搭高鐵一定要戴醫療口罩,回家後被要求把手機、鑰匙拿去噴酒精消毒,全身衣服先換下,從頭到腳洗澡,眼鏡也要洗。每天都要洗衣服,家務負擔變得很大。
這樣做是對的,但能撐多久?酒精、口罩都缺了。口罩的供應不知何時才能正常化,現在的情況怎麼可能照這規格?
衛生紙、尿布都被搶購囤積中,今天看到有人說連醋都很難買到了。
台灣尚未出現社區感染,社會的不安就如此嚴重。
昨天比較可怕的消息是,「無症狀感染者」確實存在,這可能讓防疫工作陷入難題。

2020年2月7日 星期五

瘟疫和壞消息,春天


武漢肺炎疫情繼續往上發展。昨天傳出有群聚感染的「鑽石公主」遊輪,1月31日停靠基隆,而且有二千多人下船在北北基遊覽。這使台灣出現社區感染的可能性大增。

昨天下班去全聯,發現衛生紙給買得快光了。民眾的恐慌通常表現在商場的貨架上。

昨天還有個悲傷消息,以撒克阿復的太太張麗娟牧師,不敵病魔摧殘,撒手人寰。我沒有和她正式認識,僅在網路上有些互動,知道她是能幹認真的阿美族女性。非常非常可惜。

抗疫還有很長的日子要走。過度緊張只會耗損力量。
所以我還是盡力維持日常生活步調,工作、散步、上網、賴床。
大自然繼續前進著,已到了草地上開滿各種小花的季節。藍鵲一群群在林間移動,甚至棲息在人家的陽台。紫嘯鶇仍然囂張鳴叫,發出像腳踏車剎車的聲音。陰冷中午,溪裡的鳥努力覓食,白鶺鴒、白腰草鷸,邊叫邊快速移動。夜鷺、大白鷺、蒼鷺,各自佔領狩獵位置。灰鶺鴒也出現,掀動著尾巴,快速移動著。
苦楝已經長出嫩綠新葉,老花眼看不太到枝頂的花苞,或許要等到聞到淡香,才會注意是否有花吧?
楓樹葉子快掉光了,尚存的葉子在陰天中呈現如血深紅,如果有陽光,就會像火焰。
生命流轉天註定。心疼逝者,了解不甘不捨不願放手的心情,終究要走向「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疫病恐慌

2003年SARS時的情況,已經記憶模糊,沒有深刻印象。雖然害怕,但日子還是照過吧。
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因為有SARS經驗,台灣的醫界和政府的對應相對穩健且有信心。
但是因為網路社群媒體的發達,恐慌心態的傳播比病毒更為嚴重。
不過另外一個好處是,有用的資訊可以透過社群媒體快速傳達。
透過臉書感受到很多有幼童的家長特別緊張,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口罩、消毒用品而焦慮不安。教育部宣布延後開學,又造成另一種崩潰。非常同情,但又幫不上忙。只能不斷強調目前台灣沒有發生社區感染,其實不需要一直戴口罩。
政府先是宣布透過超商賣口罩,每人限定三個,但這政策的第二天起就幾乎買不到了。昨天宣布兩天後開始在藥局憑健保卡買,一次兩個,七天後才能再買。這個政策是合理的,根據台灣自己生產口罩的極限每天400萬,給醫護留163萬,其他拿出來分配,就只能到這種地步。但是還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罵聲一片。大家的神經都繃得很緊。
看到段宜康在臉書上說,這些人需要的不是口罩,而是鎮靜劑。的確。
怎樣讓大眾能夠安心,至少不要那麼緊張害怕,是很大的考驗。

看到很多片面的資訊,還有滿滿的情緒。深自檢討是否自己也被這樣的氣氛帶著走。

需要靜心。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近日閱聽感想雜筆記

生活紀錄

昨晚失眠了,12點上床,到近3點還沒辦法完全入眠。這是這兩年來少有的現象。昨天並沒有喝咖啡或茶,但是睡得不少,晚起又睡午覺,或許是這緣故吧。
早晨起來擤鼻涕,又濃又多,還有茶色的部分。看得有些怕。可能還是去看個耳鼻喉科比較好。
趕緊給自己熬了薑湯,早上喝了再出門,感覺有比較舒服。

西岸三部曲

勒瑰恩的青少年成長小說,我開始看第二次。還是相當喜歡第二本沉默之聲,或許因為主角是女孩?第三本覺醒之力,故事最為曲折弘大,也是總結。作者是在說明文學的力量,在亂世中把握知識、美感,擁有真正的自由,是最值得追尋的。
故事都很曲折,而且安放在複雜的社會文化結構中,很欽佩作者可以透過故事拆解各種社會文化結構的問題。第二本處理了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對遇時的問題,提出貿易取代戰爭的和平策略,對現代的孩子應該是很好的教育。
現在一個問題是,我讀過即忘。明明三本都讀過了,但情節記得的不多。特別是第三本,主角的遭遇太慘太辛苦,所以似乎我就不願去記。

不管是地海,還是西岸,勒瑰恩都質疑獨一神信仰帶來的排斥性,地海中提出黑暗光明相輔相成的看法,西岸也有類似看法,更強調要接受多元文化。我想這是勒瑰恩對我很大的啟發。雖然我大約十年前才知道有這位作家,讀得很晚,但深受影響。我從頑強的基督教護衛者,到承認基督教充滿問題,到覺得必須重新認識神的意義,雖是一條漫長的路,但她的書有提供了一些亮光。

陳情令

很誇張的還在沉迷陳情令。一方面繼續迷電視劇、追主角的周邊訊息,聽音樂專輯,還看了小說魔道祖師,看片段的動畫、同人創作。現在還想繼續看墨香銅臭的另外一個作品:天官賜福。看了一些天官賜福的介紹,和動畫片段,覺得應該也會是個大坑。天官賜福是Jo很推薦的,說裡面神人之間的關係有基督教背景可能體會更深。

因為Jo的推薦,也看完了另一齣中國火紅的劇慶餘年。慶餘年確實好看,故事情節詭奇,非常緊張有趣,但是看過爽過,並不會想要一看再看。

至今還是沒有搞清楚為何如此沉迷這部網路劇,如此放縱自己。

我想陳情令吸引人的是相知相惜的感情,不斷為對方著想,這太難得了。也有刻劃以嫉妒、不安、扭曲的方式來求取愛與同情,利用人的善良好意。正面人物也好,反面人物也罷,都在情中打滾,而且並非男女之情,而是對同性的感情渴求。真實的世界很難有這樣的情況,可是在戲裡是這樣合情入理,感動無數。真是奇妙。

欽佩這些能說好故事的人。真希望自己也有說故事的能力,但似乎一直就是欠缺,也沒有訓練自己往這方面。

故事才能吸引人,戲曲才是最動人的宣傳。

這部也批判了所謂的正道,鼓舞反抗意識。對集體意識、社會責任等造成的惡,某種程度是感到失望甚至絕望的。電視劇讓藍忘機出來擔任仙督,好像肯定好人掌權可以解決問題,原著則是兩人躲在雲深不知處過日子,不管世上的事了,但最後有強調他們一起努力教育年輕人。覺得原著比較貼近現實,也比較政治不正確。






20200202

今天的日期是一組正對照的數字。有人特別在今天的晚上八點二十分在電子鐘前合照,留下202002022020這樣的紀錄。

但是社會上仍然繼續上演口罩之亂。這兩天走到哪裡便利商店都貼出口罩售完的字條,政府配售的口罩似乎週末就破功了。然後可能因為無法充分供應口罩,教育部宣布高中以下延後到2月25日才開學。(理由是我亂說的。因為覺得教育部的決定很瞎,到底有無和疾管局充分討論啊?)

今天又耍廢一整天。很晚才起床,看到外面陽光燦爛,決定去散步。舊莊國小旁有條小路,以為可以走到舊庄仔山步道,結果上去是胡適公園。但也很不錯。走啊走,走到舊莊國小的操場,果然找到十多年前走過幾次的舊庄仔山步道。下次再找機會去走。
拍了草、花、蝶、樹,挺開心。沿著大坑溪走回住處,又拍了大坑溪裡的鳥。

晚上去濟南教會,聽美國聯合教會UCC的一位牧師Mike Schuenemeyer 分享他們牧養多元性別群體的經驗。遲到了,所以最前面沒有聽到。他主要回顧教會面對同性戀議題的歷程,提到第一位封牧的同性戀者,教會內的性別平等教育,長期的討論。是很寶貴的經驗談,但是因為語言隔閡,還有在場者知識與關懷的參差,討論很難聚焦。不過能見到世璋、宗盛、小恩、恕敏、亞斯培長老等人,是挺好的。


韓國戒嚴又解嚴